全峰聽到這算是聽出來了,張偉光咋咋呼呼藉著酒勁無非是給他的隊員們用了一出略顯拙劣的激將法。
還別說,在全峰故意變著法兒地招人討厭之後,再加上張偉光這麼一刺激,拳擊隊的孩子們再看他的眼神都變了。
一個個眼睛血紅,盯著全峰如同盯著前世的仇人似的。
全峰暗自苦笑,早知道他跟張偉光在這方面還有這樣奇怪的默契,就不用他費那麼大勁兒去招惹別人了。
不過事已至此,一切還是拳頭說話,全峰這也算是求仁得仁了。
張偉光很快宣佈了分組,說來這隊內練習的分組也簡單,也沒有必要像正式比賽時那麼嚴謹。
無非是按照大小個站好隊,排頭對排尾,依次配對就行了。
他們這個隊伍,從排頭到排尾依次是:馬濤、自來卷、薛洪全、全峰、雀斑臉和小矮子。
剛剛好,全峰和薛洪泉這對兒冤家在第一輪就要碰上。
按說體校訓練館的場地足夠三組選手同時對陣的,可是張偉光卻不這麼想,他叫隊員們去牆角旮旯那翻出了一條場繩,除去比賽的其餘選手分別站四個角,手裡拉著繩,圍出了一個邊長五米見方的擂臺來。
全峰站在西北角,場繩從他的兩腋下穿過,後背向後靠,將繩子儘量繃直,心裡盤算著一會比賽的時候千萬不能往場角這邊來,也不能往場邊走,這繩子只起到一個圈出場地範圍的作用,半點防護能力都沒有。
他一見張偉光這種安排便對體校的教學意識有了個初步的瞭解。
雖然這樣可以讓沒有比賽任務的隊員在其它人比賽的時候也儘量可以體會到實戰的氛圍,而且張偉光強制要求站在四個角的人不許亂動,誰要是在比賽中閃躲,誰就少不了捱揍。
助理教練站在圈內給選手當裁判,張偉光自己就在場外給這四個撐繩子的人當監工。
可是歸根結底這種做法實在是太過於不安全。
落後一方的選手難免要被逼進角落,充當角柱的人少不了要被波及,甚至比場上比賽的選手還慘。
選手可以躲,可以摟抱,而充當柱子的人只能眼睜睜地看到自己被誤傷。
正在全峰琢磨著如何應對的時候,第一場比試已經開始了。
作為排頭,第一場自然是由馬濤和小矮子進行對決。
這是一場沒什麼懸念的比賽。
馬濤身高體壯,技術精湛,無論在那個維度上講,那小矮子根本就不是對手。
雙方站進圈兒裡,助理教練一喊開始,馬濤便主動發起了進攻。
從他的發力來看,他並沒有像跟全峰比賽時那樣使出全力,但是他的步伐移動顯然比那時更加輕盈了。
說明這幾天過去,他的身體也在慢慢地向好的方向調整狀態。
小矮子只跟他打了一個照面,剛剛揮出一拳,就被馬濤來勢迅猛的一記前手橫擺拳擊中面部。
從那之後,便開始了馬濤對他不懈的追打。
小矮子勉強舉著拳架防禦了兩下,很快便放棄了抵抗,乾脆背過身去直接跑,一邊跑還不忘一邊向背後瞎掄拳頭。
馬濤見他這樣也放棄了拳擊步伐,邁開步子追上去,對著小矮子暴露的兩肋就是一頓猛勾。
小矮子全無招架之力,張偉光卻沒有叫停的意思,只是陰沉著臉站在圈外冷冷地看著場上的情況。
小矮子被逼的沒招,他也知道不能往角落裡跑,於是狗急跳牆,乾脆掀開繩圈主動跳出圈外。
按照常理來說,一方主動出圈就與認輸無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