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皇宮門口,他們站也不是,坐也不是。
站著累,坐著,倒不是嫌棄地上髒,主要是地板怪燙人的,兩瓣兒屁股遭罪。
“難不成是陛下不想見我們?”有人說道。
“崔兄,你怎麼看?”有人看向了崔孝益。
崔孝益無奈搖了搖頭:“別看我啊,我也不知道,陛下怎麼想的,我怎麼知道呢?”
崔孝益的人物就是將他們帶到這宮門口來,別的,他就不管了,現在,他的任務已經完成了,剩下的就看家裡頭怎麼操作了,這就不是他能管的事兒了。
到了長安之後,崔孝益就知道自己的任務完成了一大半了,因為學子們到了長安城,接下來的事情也就由不得他們了,他們已經離開了書院,離開了莊子上,而且,還是違背書院的先生們的意思來做這件事,他們已經回不了頭了。
等到了皇宮門口之後,他們就更走不得了。
或者說,他們自己心裡也清楚,到了這裡,再回頭,那就是一輩子的恥辱,誰都不會向後轉身離開。
除非見到陛下,得到一個結果。
但是,他們想要的結果,有這麼容易實現嗎?
崔孝益早就將訊息通知到了家族之中,今天早上的時候,崔知溫就知道了今天會發生的事兒,因此,他早就做了準備。
早朝從宮中出來之後,他就想好了,等下午的時候,就假裝有事兒,進宮一趟,結果就在宮門口看到了文學院的學生。
這件事兒,一定要在長安城之中傳開,而崔知溫要做的就是,在背後推上一把,加快訊息傳播的速度。
然後,權善才就派上用場了。
權善才在長安城之中,可是掌握有兵權的人,能夠調動一部分長安城之中的兵馬。
而當學生們剛剛離開長安城的時候,長安城的一些百姓就已經看到了他們,畢竟,他們身上可是穿著書院的院服,這麼一大群人走在一起,還是十分引人注目的,所以有些人也在猜測,這些學生這個時候到長安城是來做什麼來的。
國子監的學生,百姓們也見過,可不是穿這樣的衣服的,而現在,也不會春闈的時間,這麼一大幫學生聚集在長安城,十分引人遐想。
等到學生們到達了皇宮門口之後,崔知溫便在背後行動了,讓人混在百姓之中,散播學生們逼宮的言論,好事的人,肯定回去看熱鬧的。
從古至今,一旦發生個什麼大事兒,不管是什麼,都擋不住人們看熱鬧的心思。
等到這樣人遠遠的看到學生們站在皇宮門口,就算學生們只是想見李承乾,自然而然,在旁人的口中,也就變成了學生集體逼宮了。
長安城百姓的言論,影響關中,甚至能影響整個大唐,這麼大的影響,總能影響到陛下的判斷吧?
崔知溫帶著自己的奏摺往宮中去了。
奏摺無關緊要,重要的是要“不經意”的知道宮門口有這麼多學生聚集著,要“詢問”陛下如何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