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莊子上,誰敢在這兒造次?怕不是老壽星吃砒霜,活的不耐煩了。
李承乾他們兩個就這麼一路跟著,來到了東山縣的縣衙門口。
“縣衙?”李承乾皺眉,玄家往縣衙送東西?這是要做什麼?
“陛下,屬下想起來了,最近東山縣莊子在修繕水渠,修繕水渠所用到的一應錢款,都是由玄家出具,屬下斗膽猜測,這些箱子裡裝的,應當就是玄家庫房裡出來的錢財。”
“送到縣衙裡去,朕若是沒記錯的話,這東山縣的縣令,還是馮浩吧?這都十幾年過去了。”李承乾感慨道。
馮浩一直都是東山縣的縣令,即便是有功績,也從來沒有升遷。
現如今這位子,旁人是摸不到的,也沒有資格坐在這個位子上,但是馮浩有。
而這邊,與大唐其它的州縣,也是不一樣的,這邊是特別的,所以馮浩這個縣令,也是特別的,李承乾雖然知道,但是也並沒有想要給馮浩調動升官的意思。
這裡還是需要馮浩來坐鎮。
除了他,也就沒有別的人能做這邊的縣令了。
“陛下,需要屬下去通知馮縣令嗎?”
“不必了,此次朕是微服出宮,除卻你我二人以外,也就只有臨安知道,不能驚動太多人。”李承乾說道:“和朕一起在莊子上走走吧。”
李承乾雖然對莊子上的情況一清二楚,但是還真沒什麼功夫再莊子上走動,也沒有仔細去看莊子上這些年的變化。
自李二陛下在宮中修養的時候,李承乾理政監國,他就再也沒有什麼機會出宮了,後來李二陛下退位,李承乾正式登基成了皇帝,那就更沒有什麼機會出宮了,當皇帝的每天日理萬機的,處理這麼多政事,而且,自永輝年開始,大唐也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李承乾作為大唐的掌舵人,在這樣的環境之下,哪兒還有什麼心思出宮,甚至連臘八的冬獵都取消了,李承乾一直留在宮中,兢兢業業的處理政事。
而這次出來,時間也不充裕,至少當天是要回去的,晚上還要將奏摺都處理完,明日一早還要準時參加早朝。
當皇帝也不容易啊,尤其是想做一個明君,想做一個雄主。
“陛下,再往那邊走,就是書院的方向了,陛下若是不想明瞭身份的話,還是不要往那邊走了。”李承乾身邊兒的暗衛說道。
李承乾的目光,看向了書院的方向,嘆息一聲,點了點頭。
他這次到莊子上來,不是為了書院,只是想要看看玄家。
現在玄家連修繕水渠的錢都一股腦的送到了縣衙之中,看來,也的確是去意已決了。
真的就不能挽留了嗎?
李承乾的眉頭緊緊的皺著,長長的嘆息一聲,李承乾覺得有些索然無味。
“回宮吧。”李承乾說道。
李承乾這一次出宮,出來的匆忙,決定回去也是決定的突然,但是他身邊兒的暗衛只負責李承乾的安全,負責為他打聽訊息,至於如何做,還是李承乾拿主意,他只需要安安靜靜的跟在主子身邊兒就是了。
李承乾回到宮中的時候,天色已經晚了下來。
臨安在宣政殿之中,顯得有些著急,大臣那邊兒擋回去是挺簡單的,隨便找個藉口就應付過去了,難對付的是後宮裡派過來的人啊。
皇后娘娘宮中已經派了三撥人過來詢問了,詢問陛下的身體,詢問是否召見過太醫了,詢問晚上陛下是否要到皇后那邊用膳歇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