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天下的大事,都堆在他的書案上,他還得騰出功夫和精神來處理來俊臣給他找的麻煩。
或許,是他自己給自己找的麻煩。
“陛下,暗衛的訊息已經整理完了。”臨安抱著一個錦盒,走到了李承乾的面前。
“嗯,放下吧。”李承乾說道:“全都退出去。”
“是。”臨安應聲。
將錦盒放下之後,臨安帶著宣政殿裡所有的內侍,全都退了出去。
錦盒鎖嚴嚴實實的,甚至鎖的旁邊,還有一枚火漆印。
李承乾從自己的衣袖口袋了拿出了一枚鑰匙,開啟了錦盒上的鎖,將旁邊的火漆也給撬了下來。
開啟錦盒之後,便是一本藍皮冊子,冊子的封面上,光禿禿的,什麼都沒有。
李承乾拿起了冊子,開啟來看。
李承乾先前曾讓暗衛去查玄家的事兒,如今結果全都出來了,暗衛所知道的事情,就全都記載再這冊子上,冊子裡的事兒,有的李承乾知道,有的,李承乾不知道。
李承乾知道玄家手底下的商會,生意做的很大,因為他也有紅利在當中,當初他還是太子,還是十幾二歲的時候,對這事兒並沒有那麼在意,但是隨著利益的增多,隨著他從太子成了皇帝,這件事兒再翻出來看的話,那味道就有些不一樣了。
因為參與其中的,不僅僅是他,還有吳王和魏王。
兩個王爺,除卻有朝廷的俸祿之外,在玄家的商會之中,也有紅利,而且,他們如今從商會之中分得的錢財,一年下來,就是一筆鉅款。
雖然現在大家各自都相安無事,但是都要為以後打算,吳王和魏王手中的財富,在李承乾看來,未嘗不是日後君王的一個威脅。
恐怕是不能再這麼下去了。
這麼多年,這件事兒沒人提起,大家也就預設了,沒有放在心上,但是李承乾要查,將這件事兒又重新放在了自己的眼前,仔細去算,去看,才知道,當中的隱患是有多麼的大。
另外,潞州府二賢莊的事兒,李承乾也是知道的,早在貞觀年間,玄家從潞州府調集了一大批人來長安,不過那時候,都是經過朝廷命令規定的,不算違規,所以也就沒有追究,不知道這麼多年過去,現如今,會發展成什麼樣子。
這又是另外一個隱患。
玄家表面上看上去人畜無害,齊國公也沒有不臣之心,但是一旦往後有了年頭,這就是一團團的大麻煩。
喜歡大唐第一少請大家收藏:()大唐第一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