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聽聞,年前的時候,來大人的動作不少啊。”玄世璟的目光並沒有看向來俊臣,而是在不斷的打量殿中的場景。
“看來,齊國公是知道下官在做什麼了,那為何不聽下官的勸呢?”來俊臣也低聲說道。
玄世璟呵呵一笑:“來大人以為,你現在在查的事兒,本公會不知道嗎?”
“公爺知道?”來俊臣問道。
“知道。”玄世璟回應。
“那可就不好辦了啊。”來俊臣嘆息一聲:“如此的話,齊國公知道,卻不說,豈不是包庇之罪,況且,齊國公又要跟竇家結姻親,這不免會讓人多想啊,這可不是什麼行的正,坐的端的事兒,陛下有多重視錢莊,國公爺您也知道,但是在這件事兒上,國公爺,下官不敢苟同國公爺的做法。”
“錢莊有多重要,本公可是比來大人清楚多了,其實,本公倒是有一句話勸告來大人。”玄世璟說道。
“公爺請講。”
“來大人的目光啊,別僅僅盯著長安城這一畝三分地,多放眼天下,整個大唐啊,大的很。”玄世璟說道。
來俊臣聽玄世璟如此說,臉上的表情一變再變。
這是什麼意思,嘲笑他目光短淺,眼界小嗎?
其實玄世璟對來俊臣說這句話,就是告訴來俊臣,像竇家這樣的世家,現在還動不得,僅僅盯著長安城,覺得動了這些人沒關係,但是放眼整個大唐,現在可是還需要他們,隴右,草原,西面的吐蕃,東面的倭國,哪一齣不需要兵力防範?而熟于軍陣的將領,可大多都是關瓏門閥出身的子弟。
雖說現在有了兵學院,但是一個將才的成長,哪兒會是這麼容易,現在最早的一批兵學院的學生,在軍中也不過是校尉一類的人物,暫且不能領兵獨當一面。
行軍打仗,可不是紙上談兵啊。
而書院的學生,在軍隊之中磨礪過幾年,他們所缺少的,就是一個機會了,但是在時機沒有成熟之前,關隴門閥驍勇善戰的世家子弟,依舊是朝堂的中堅力量,甚至是國之砥柱。
來俊臣想要動像竇家這樣的世家,現在還早了些。
除非陛下心裡想要動他們,想要從權利從這些世家手中集中到自己手裡,想要大唐高度的君主集權,不然,難。
不過,玄世璟覺得,李承乾心裡肯定想這麼做,依舊是時機成不成熟的問題。
試問,哪個皇帝臥榻之側能容他人酣睡?哪個皇帝樂意將權利分給朝中的世家大族,讓他們聯合起來甚至能反制皇帝的權利?
沒有!縱觀歷史,不會有這樣的皇帝想這樣。
“下官先謝過公爺的提醒了,只是下官覺得,以下官現在的職位,如此眼界,也足夠用了。”來俊臣強行讓自己面帶微笑的去跟玄世璟說出這句話。
但是他的心裡,還是認為,玄世璟這話是在嘲諷他,心中不由得對玄世璟暗生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