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觀其變好啊,人不動,我不動,動則必制敵。
而且,這件事兒,長安城這邊,就只能有玄世璟和高峻知道,其餘的人,不能給他們透漏風聲,就算是玄家自己人也不行。
“長安城最近有什麼訊息?”玄世璟問道。
“嗯.......聽說竇家那邊兒有點兒麻煩。”高峻說道。
“竇家?竇家怎麼了?不是一直都好好的嗎?”玄世璟面色一凜,放下了手上的書本,目光盯著高峻。
李厥被正式冊立為太子,也是讓許多人的心都放下了,東宮太子之位也是國本,關乎到大唐的未來,東宮一日不定,朝中臣子的心,也就一日不安穩,這萬一真要是出現武德年間那樣的情況怎麼辦?
這就是他們所擔心的,事情又不是沒有發生過,大臣們是希望改掉李二陛下所帶出來的這股子歪風邪氣的,因此對東宮的事兒也就格外的上心。
好在李承乾是安穩繼位的,到了李厥這邊,李厥又是嫡子,立他,毫無爭議。
至於如今朝堂上的勢力,也正是新老交替的時候,原本盤踞在朝堂之中的關隴門閥貴族,在一場錢莊案之中,被清洗了大半,他們在朝堂上的話語權也被李承乾收回了不少,相對於貞觀年間和永輝早年的時候,李承乾也算是揚眉吐氣了一把。
李承乾也是個有野心的人,他也希望自己能比他父皇做的更加出色,所以,他是不可能成為關隴門閥貴族的“傀儡”的。
李承乾在朝中的威望足夠,手段也足夠,野心也足夠,貞觀朝也為他治理大唐打下了堅實厚重的基礎,在君臣之間的較量之中,不存在主少國疑的情況,所以,李承乾可以盡力施為。
李厥入住東宮,勢必會有些人直接貼上去啊。
可能會有朝堂上的新貴,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或者還會有元老勳貴,想要從李厥這邊,重新找尋機會,重振自家門楣。
不管是新是老,李厥一旦住進東宮當中,這就是要給他的第一個考驗了,那就是看他如何處理這些紛雜的事情和人際關係。
估計陛下也能想到,他也在看著李厥如何處置這些事兒。
以前他的確是能夠保護李厥,但是李厥當了太子,總要有能獨當一面的本事,總不能周圍的人一直都護著他。
所以,這些事兒再複雜,還是得李厥一個人去做。
至於玄世璟,現在的他,才是名副其實的太子太傅,李厥依舊是他的學生,之前閒暇的時候到長安,他也會去教導李厥,與宮中李厥的老師們相比,玄世璟看上去並不能說是多盡職盡責,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樣子,但是相對於其他師傅教導李厥,玄世璟更喜歡讓李厥活學活用,並不是耗費心血去將李厥摁在書本里,那樣說實話,沒什麼用。
書中講聖人之道,但是三皇五帝治世的規則能拿到現在來用嗎?不能,因為那是已經淘汰了的東西,作為君王,目光要放的比尋常人更長遠才是,怎麼能越活越回去呢?
書本僅供參考。
估計聖人們寫書的時候,也是摻雜了自己的臆想在當中,而並非是完全貼合實際。
書房裡,玄世璟就坐在地毯上,旁邊兒就是小火爐,靠著火爐,地下還燒著地龍,靠在軟墊上,拿著書本,喝著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