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的話,也算是解脫了吧。
聽著學生們在墓前說的話,玄世璟心中也有一絲瞭然。
他是不會一整天一直都陪在李醫身邊兒的,但是這些學生是經常跟李醫見面聊天的,他們見到的,比玄世璟所看到的更多,所以嚴格說起來,其實玄世璟還沒有醫學院的學生了解李醫。
玄世璟也會醫術,但是這麼多年過去了,他也只能算是個門外漢了,但是醫學院的學生不同,他們都是內行,李醫身體是個什麼樣子,他們當大夫的,能不知道嗎?
因此,他們瞭解的就比外人多,有時候看著李醫遭罪,心裡也不是滋味兒,現在李醫去世了,願另一個世界沒有病痛吧,能夠讓他過得好一些。
這個時候的人,事死如事生,李醫是皇子,被封了燕王,進了敬陵,死後享受的東西,也是有些活人一輩子都趕不上的東西,能在陰間過個好日子,也算是彌補了活著的時候不能好好享受的遺憾吧。
時過晌午,竇孝果也要先回禮部去忙活了,而莊子上的學生,則是草草的吃了些自己帶來的吃食之後,就跟著玄家的護衛回莊子上去了,他們還要回學院,來長安本來就是為了送一送李醫,現在一切塵歸塵,土歸土,大家也有各自的日子要過,總不能一直都沉湎在悲傷之中。
只是下次他們想要進敬陵祭奠,也就不是這麼容易的事兒了,畢竟這裡是皇家陵寢。
李醫的葬禮是結束了,但是顯然李承乾並不能這麼快就從喪子之痛之中走出來,每天精神也並不是很足。
玄世璟提前回了莊子上,他也受不了宮中這死氣沉沉的模樣,至少莊子上,能讓人放鬆一些。
李醫是死在莊子上不假,但是除卻書院的部分學生,大多數人跟李醫是沒有什麼關係的,感慨過一句燕王英年早逝之外,這事兒就過去了,但是在長安城,這事兒,恐怕還要被人談論一陣子。
百姓們茶餘飯後最是不缺時間,李醫一去世,留在民間的言論大抵也就是李醫生前的時候在宮中享受過的待遇,或者受到的冷遇之類的。
玄世璟回到莊子上之後,晉陽倒是去了長安城,要進宮走一趟,去看看李承乾,她也擔心自己的皇兄身體吃不消,所以,至少過去勸說兩句。
晉陽回來之後,倒是帶回來一訊息。
遠在封地的越王李象聽說李醫去世之後,是遞了奏摺想要回長安祭奠的,但是被陛下給駁回了,讓他安心待在封地,這才剛去封地不久,這麼來回折騰也沒意義,更何況,人已經去世了,心意到了就足夠了。
李象雖然人在封地,但是心思還是留在了長安城有一份啊,不知道他知道長安城他所遺留的勢力被百騎司清理個乾淨之後,會是個什麼想法,會真正的安穩下心思來做一個王爺嗎?
有野心的人,野心會這麼容易就被平定嗎?
怕是不能。
不過也好,要是李象一直都老老實實的話,玄世璟上哪兒去報那一刀之仇去?
底下的人做錯事,那不還是主子才錯嗎?若是主子不示意,不縱容,給他們是個膽子,他們也不敢在長安城外行兇,行兇的物件還是當朝的王爺和國公爺。
李醫的葬禮,來俊臣也去了,雖說百官大臣們可以不必參加,但他還是去了,至少去了,就會有人將當時的場景傳到陛下的耳中,至少他的名字,能夠出現在陛下的耳中,對於他來說,這就夠了。
場面要做足不是,來俊臣猜得到李承乾現在的心情有多難受,身為皇帝,但是不能為自己的兒子送行,喪子之痛,是人心裡都難受,雖然李醫一直病著,知道他活不長,平日裡在宮中的時候也不會多加照拂,但是人還活著,跟人已經死了,這是兩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