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傑搖曳搖頭:“這就不必了,一個小人物罷了,這件案子,給他十個膽子,他也不敢往裡頭攙和。”
別說是王弘義了,就算是他背後的主子來俊臣,他也不敢攙進和這樣一件案子。
“是。”範程應聲道。
“這樣吧,你和正卿一起,順著正卿摸索出來的線索,繼續往下查。”狄仁傑說道:“本官覺得,這條線,必定能牽扯出一條大魚。”
“是,大人。”範程應聲說道。
待範程離開書房之後,狄仁傑坐在了書案後頭,背靠在了軟墊上,揉著自己的額頭。
在萬年縣的時候,聽了齊國公的那一番話之後,狄仁傑得好好琢磨琢磨了,不管是齊國公,還是他,已經將嫌疑放在了越王李象的身上。
因為除卻越王李象之外,不會有人能讓陛下這麼謹慎的對待這件案子,竟然讓大理寺,讓他這個大理寺正卿,陪著一起走個過場。
至於為什麼這麼做,為什麼是他這個大理寺正卿。
因為大理寺的人破案,已經是名聲在外了,有他們陪跑,朝臣們必然會相信。
陛下要的或許不是大理寺把案子給偵破出來,而是要的朝臣們信服,即便是陛下想要將這件案子平息下來,朝臣們也沒有什麼意見。
辦案,大理寺會辦,但是設計到這些皇子之間的爭鬥,陛下的心思,大理寺的人,可就要為難了。
到底要怎麼做,才能把握好這一個度呢?
難不成,就真的要像齊國公說的那樣?
兩天的時間,徐正卿到底還是從長安城的百姓口中得到了線索,既然有人目睹那一批人出城,那麼,順著那幫人在城中活躍的軌跡,大理寺的人找到了長安城永安坊之中一處不起眼的小院落。
只是現在這處院子,早就已經人去院空了。
狄仁傑和大理寺的官員來到了這處院子,這院子裡先前的確有人生活過的痕跡,但是現在,人都走了,雖說有留下來的東西,但是沒有任何東西,能夠證明他們的身份。
“這院子先前是誰名下的?”狄仁傑問道:“既然是在長安城置辦的產業,官府應當有記載吧?正卿,麻煩你去長安令那邊跑一趟,讓他詳查一番。”
“是。”徐正卿拱手應聲道。
狄仁傑則是繼續在院子裡轉悠了幾圈兒。
這院子,實在是有點兒乾淨了。
“範程。”狄仁傑喚道。
“大人,何事?”範程上前問道。
“去周圍打聽打聽,詢問一下之前這院子裡居住的人,看看有什麼線索。”狄仁傑說道。
“是。”範程應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