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臣不敢。”李象弓下了身子,誠惶誠恐,語氣之間,盡是真誠。
“哦?”李承乾笑道:“為何不敢想呢?朕成年的皇子,就只有你一個,醫兒和厥兒,雖說年紀也接近成年,但是醫兒的身體不好,所以剩下的,就只有你和厥兒兩個人,在外人眼中,是最後可能成為太子的,為何你會說,你不敢想呢?“
“回父皇的話,因為兒臣覺得,兒臣還算是有自知之明的。”李象說道:“兒臣並非父皇嫡子,而且,兒臣的天分也並不高,不如皇帝聰慧,從身份上來說,兒臣就已經不能去肖想太子的位子了。”
庶嫡之分,自古都是十分重要的。
高祖皇帝有那麼多兒子,即便李二陛下的皇位來路不正,到最後,也並不是那些庶出的皇子王爺能夠肖想的。
但是按照眼下來說,李承乾的話,也是十分有道理的,就眼前來說,能夠成為東宮太子的皇子,最大的可能就是李象和李厥了。
李象心中在打鼓,他不知道自己的父皇這麼說,到底是個什麼意思。
是在試探自己?還是說的都是真心話?
李象也不傻,所以他覺得,自己的父皇說的這番話,試探自己的可能性是最大的。
“看來,你自己心裡也有主意了,所以才上奏摺,想要到封地去,怎麼,不想留在長安了嗎?”李承乾貌似不經意的問道。
“兒臣覺得,兒臣的年紀也不小了,正是建功立業的好時候,在長安城,兒臣在父皇的庇護下,做一個閒散王爺大於做一個能做出政績的官員,兒臣不想一輩子都過這等安逸的生活,兒臣應當為父皇分憂,而且。在經歷過了錢莊的案子之後,兒臣心中愧疚,也深感自己識人不清,有負父皇這麼多年對兒臣的栽培,兒臣打算,出去多見見世面。”
想法是好想法,但是李象說出來的這些話,李承乾也不會完全相信的。
李象之前的動靜,李承乾可是都知道的,若是對太子的位子沒有想法的話,先前又何必如此大費周章呢?
只能說,方才李象說的話,說的太滿了,話中露出了極大的破綻,讓李承乾對李象的話,不相信了。
“你能有這個想法是好的。”李承乾說道:“皇兒長大了啊。朕記得,明天你就要離開長安城了吧。”
“是。”李象應聲道。
李承乾摸索著自己手上的奏摺。
這份奏摺是百騎司的人送到他這邊的,他給了百騎司三天的時間去查這件案子,僅僅一天晚上的時間,百騎司的人就已經找到了線索,並且,將線索陳列到奏摺之中,遞到了自己的案頭。
本來李承乾就對李象有所懷疑,在看了百騎司的奏摺之後,就將李象叫到這宣政殿之中了。
“據朕派去查案的人說,在鄂王遇刺的當天,你府上的從屬,離開了越王府,帶領了一隊人馬,直接離開了長安城。”李承乾說道:“這件事,你如何解釋?”
“這.......兒臣不知啊。”李象心中一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