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策馬揚鞭,直接朝著東山縣莊子上狂奔而去。
玄世璟自幼習武,也曾掌過兵,也曾橫刀立馬上過戰場拼殺,雖說青春年華不在,但是騎術經驗,可不是李厥這年輕後生能夠比的。
而玄世璟和李厥一離開長安,便有百騎司的人講訊息送給了李承乾。
“陛下,齊國公和鄂王殿下已經離開了長安城,看樣子,是回莊子上去了。”百騎司的人在宣政殿裡拱手說著。
“嗯,朕知道了。”李承乾說道:“還有什麼別的事兒嗎?”
“兩人離去的時候,好像還約定了,要賽馬,比試一番,看看誰先到莊子上。”百騎司的人說道:“陛下,屬下是否繼續在暗中跟著?”
“跟著吧。”李承乾說道:“一來暗中保護厥兒,二來,他倆比試的結果記得告訴朕。”
說完之後,李承乾連上露出一個笑容。
“是。”百騎司的人應聲而去。
知子莫若父,李厥是個什麼樣的人,是個什麼樣的性子,李承乾這個當父皇的能不知道?
為何要讓李厥出宮,跟在玄世璟身側?
李厥是在後宮之中成長起來的,後宮之中,能經常陪伴他的,就是他的母后蘇皇后了,蘇皇后也不能一天十二個時辰都看著他啊,因此,最常在身邊兒的,不是宮女,就是太監,因此陰盛陽衰,時間一長,怕是把人帶出一股子陰柔氣來。
李厥的性子很溫和,但是野性不足。
李承乾心裡已經認定李厥要入主東宮做太子了,那就不能讓李厥繼續這麼成長下去。
李厥需要野性,需要一個男人該有的氣質,需要稱為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需要成為一個合格的皇子、太子。
如今的年頭不一樣了,當初李承乾做太子的時候,大唐還有仗可以打,現在大唐四方安定,想要找一場戰爭都不知道找誰打去,如何讓李厥體驗戰場的慘烈?
所以李承乾想了個折中的法子,那就是把李厥丟給玄世璟,讓玄世璟去帶著他到外面走走看看,言傳身教,說不定能讓李厥改變一些。
大唐安定,也並不意味著他的繼承人是個溫和的人物,能有雄主,為何要守成呢?
雄主,進可攻,退可守,守成之君,也只是能讓大唐保持興盛罷了。
但是一個太平盛世,保持起來,哪兒有這麼容易?
盛極而衰是自古不變的道理,想要保持,想要一直興盛下去,那追求的就不能是守成,二是要百尺杆頭,更進一步!
李厥與玄世璟比騎術,這是讓他釋放自己,變得活躍起來的第一步。
李厥還沒有成為太子,但是李承乾已經開始按照培養太子的路子來培養李厥了。
至於冊封太子的旨意遲遲不下,一來是要保護李厥,二來,是給他自己留一條後路。
四十多歲的李承乾,正當壯年,萬一李厥達不到他的期望的話,至少不會讓他臉面難堪。
李承乾並非沒有別的孩子,至少現在後宮之中,還有四個女兒和一個三歲的兒子,還有一個兒子,未曾滿月。
李承乾等得起。
至於李厥能走到哪一步,就看他自己了,也得看玄世璟這個太子太傅的本事了。
長安城,越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