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客人便是領了李承乾旨意的李厥,從今日開始,李厥就能自由出宮了。
奉了鄂王,也到了出宮自己住王府的年紀了,但是李承乾並沒有賞賜給李厥宅子,不同於李象,在封王之後,在長安城挑了一處大宅子,賜給李象作為越王府,現在的李厥,依舊是居住在皇宮之中,李承乾准許了他自由出入。
僅僅從這一點上來看,李厥的待遇比李象可要好太多了。
或許宮中住著沒有王府裡自由自在,但是這是一種殊榮。
就像曾經李承乾是太子的時候,魏王李泰住在武德殿一樣,這也是一種殊榮。
李厥的事兒一處,朝中的大臣們也看到了風向,紛紛聞風而動。
“姑父,侄兒臨出宮之前父皇叮囑侄兒,要侄兒好好的跟在姑父身邊,學些本事。”李厥面對著玄世璟,恭恭敬敬的說道,看上去,並非是王爺對著齊國公,而是學生對著老師一樣。
李承乾提前並沒有跟玄世璟說這事兒,不過李厥帶著聖旨來了,他也拒絕不了,算是收下李厥這個學生了。
李承乾的用意,玄世璟已經猜想到了。
當是在宣政殿的時候,李承乾就有意詢問玄世璟,只是玄世璟不想攙和這事兒,三句話兩句話就把話題轉過去了,現在看來,李承乾是下定了決心了。
他已經登基很長時間了,東宮不能這麼一直空著,正是因為東宮空著,所以給了李象希望,李象住在長安城之中,是不是的四處活動,加上錢莊的事兒一出,李象身邊兒不少官員都被牽扯進去了,李承乾也看在眼裡,所以這事兒,是時候明朗起來了。
“既然如此的話,那臣也就應下了。”玄世璟拱手說道:“明日鄂王殿下再到這邊來尋臣,待臣,做些準備。”
“姑父喚小侄厥兒便可。”李厥說道。
他現在也想與玄世璟拉進關係,於公於私,對他來說,都是有好處的。
李厥也從自己的母后那裡得知了足夠多的訊息,對於東宮之主的位子,他也多了幾分期待。
若說不想當太子,那是騙人的,只是李厥要做太子的心情並不像李象那麼強烈而已。
而且,他的母妃,成了母后,若是他不去做太子,將來他們母子兩人在宮中的日子,可就不怎麼好過了。
所以李厥必須也要去爭。
但是李厥的爭,比起李象來,有顯得並不怎麼上心了,因為李厥知道自己的優勢,他不爭,就是最好的爭。
事實也證明,他和蘇皇后的想法是對的。
只要在恰當的時機,一切都是水到渠成。
前腳李厥帶著聖旨見玄世璟,在朝堂上,李承乾也宣佈了這一訊息,因此,朝堂上也是議論紛紛,各自有各自的想法,大多數都覺得,李厥入主東宮,算是穩妥了。
先前朝臣們也勸說李承乾冊立太子,只是那時候,有人建議立長,有人建議立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