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理寺的差役和文吏都進入了王家大宅當中,開始查封王家的財產,拘押王家大宅裡的人,狄仁傑就在王家大宅之中親自坐鎮。
從庫房裡搬出來的金銀珠寶一箱子一箱子的堆在了院子裡,輕點過目,記錄在冊之後,再貼上封條。
賬本是要呈交給皇帝過目的,大理寺要留一份,送給戶部一份,聖旨上可是寫的清清楚楚,王家所抄沒的家產,一律充入國庫之中。
王家上上下下總共一百三十二口人,悉數被拘押之後,都站在了前院兒裡,站的滿滿當當的,大理寺的人手捉襟見肘,就只能讓金吾衛的人進來幫忙,先把人給拘押起來,有罪的論罪,沒罪的.......再說吧。
狄仁傑在心裡捉『摸』著,王家大宅之中,也並非說這一百三十兒口人悉數都是大『奸』大惡之人,若是查明瞭沒有案子在身的話,是否能夠放他們一馬?
不過從輕處置這件事,還得經過李承乾的御筆審批,狄仁傑是不敢自作主張的,他只是對這當中無辜的人,起了一點兒同情心罷了。
他是大理寺的官員,執掌刑獄不假,但是也並非鐵石心腸,一點兒人情味兒都沒有。
王家的這件案子牽連的人實在是太多了,若是按照聖旨上的說法,悉數斬首的話,怕是得殺得人頭滾滾血流成河,必定成為永輝年間的第一大案。
為君者,要替天下萬民考慮,而為臣者,要替君父考慮。
王勝如同一灘爛泥一樣躺在地上,王家的家主就在一旁照看著他,雖然他們兩個已經是必死無疑的下場了,但是至少現在,兄弟兩個還是能夠相互扶持一下的。
王家的下人站在了院子裡,從剛才的聖旨上的內容,他們也大概知道了自己的未來的命運,因此,站在那裡,一個個的都哭哭啼啼的。
都要沒命了,誰不害怕啊,他們也不是什麼能經歷大風大浪的人,也不是什麼視死如歸的人,誰還不怕死。
“大人,王家的下人都已經抓到了,外頭有金吾衛看著,斷然沒有能夠逃脫的人。”李修走到狄仁傑身邊兒拱手說道。
“宅子裡的各個角落都搜過了嗎?斷然不可有漏網之魚。”狄仁傑說道。
“已經搜過兩遍了。”李修說道:“但是不排除這宅子裡有地道暗室之類的存在,咱們的人暫且還沒有找到。”
“繼續找,過了今天的話,萬一有漏網之魚,便是咱們大理寺的失職。”狄仁傑說道。
有密道和暗室不怕,就怕這裡頭藏了人啊,尤其是王家的人。
“從戶部那裡調來的王家的戶籍,對照一下,王家的人是否有缺少?”狄仁傑說道:“這是重中之重。”
“是。”李修應聲道。
像王家這樣的大家族,絕對不會有黑戶存在這世上,因此,家裡每出生一個孩子,都會在戶部存戶籍,只要照著王家的戶籍來核對王家的人,少了誰,一目瞭然。
至於查抄王家的財產,一時半會兒也是辦不完的,這宅子裡的東西查抄完了,還有宅子外面的呢,那些田產地契,那些店鋪商會。
長安城王家是完了,那琅琊那邊兒呢?
那邊兒也是逃不過的。
因此,長安城王家這邊兒,一個人也不能逃脫,免得給琅琊那邊兒送了訊息,整個長安城裡的官員都在百騎司的嚴格監控之下,別說王家沒法給琅琊那邊兒報信兒了,就算是長安城之中有人想要往琅琊那邊兒通訊,也得先能逃過百騎司的眼線才成。
這會兒功夫,誰會冒天下之大不韙,去給王家送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