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這算是正是繼位為大唐的皇帝了,而如今,大唐的戰事也已經結束了,接下來,新皇繼位之後,便是一大批官員的封賞,尤其是參與了先前這場戰爭的官員的封賞,他們有功勞在身,肯定是要升官得賞的,至於其它的,位子變動的最多的,大多都是太子潛邸的人,也是原先留在東宮的官員。
之前東宮的官員零零散散的被裁撤了不少,能夠留到現在的,基本都是些真有能耐的人,世族出身的倒是少了,不過也不是沒有,而現在李承乾成了皇帝,這些人和玄世璟一樣,也跟著稅賬船高,要跟著一路高升了,畢竟一朝天子一朝臣,貞觀年人才輩出,但是這多年過去了,病死的,老死的,退休的,原本跟在李二陛下身邊的那撥人,零零散散的也離開了朝堂,朝堂的人才一輪一輪的換,現在,也輪到了太子東宮的人,進入含元殿了。
今日的典禮重點在李二陛下退位和李承乾繼位,所以後頭的封賞,也不過是臨安捧著三省擬定,而後被李承乾加蓋了玉璽的詔書站在高臺誦讀而已。
早在三天之前,玄世璟等人知道了關於自己的封賞,因此再聽到這詔書的內容,心也起不了什麼波瀾了,除卻他們幾個之外,還有不少人的官位動了,新提拔去的一批,都是才幹之臣,與世族大家出身與否不相干。
但是李承乾剛剛繼位,也並沒有明確的要跟世族對著幹,即便是知道某些世族出身的人暗蠶食著大唐的利益,損公肥私,但是繼位的第一天,不是去辦這種事兒的時候,反正以後日子還長著呢。
今天這個場面,對於一些世族的子弟也有封賞,究其原因,還是要穩住朝的一些大臣,也好緩緩圖之,以後再慢慢下手。
說起來,李承乾雖然是剛剛繼位的皇帝,但是好歹在那個座位已經坐了兩年了,若說朝沒有些自己的勢力那肯定是不可能的,朝臣之也有眼力見的,都到了那個時候,李承乾位是必然的,所以在這兩年之間,除卻一些不長心思的,基本沒有去得罪李承乾的,沒看到連三省那邊關於李承乾的詔書都未曾駁回過嗎?
得罪了李承乾,又見不到李二陛下,到最後倒黴的還是他們,所以沒必要硬著頭皮去懟太子。
這一天站下來,站在含元殿前不動彈,等到儀式徹底結束之後,玄世璟這正當壯年的人都有些受不了了,更何況那些年邁的朝臣了,好在這是秋天,還不是在寒冬臘月或者是烈日炎炎下頭,不然一頭栽過去的大臣可不會少了去。
儀式結束之後,玄世璟離開了大明宮,他的任務還沒有結束呢,李二陛下現在是徹底退休成了太皇,早在三個月之前人家說了,讓玄世璟在莊子準備一處宅子,他要去莊子住一段時間,估計用不了多久,李二陛下要收拾東西到東山縣的莊子去住了,玄世璟還要回去安排這事兒,順便跟書院裡的高士廉打聲招呼,讓高士廉閒著沒事兒多拜訪拜訪李二陛下。
李二陛下相對於書院裡的先生們來說,那可真是身強力壯型別的,而且一身學識不書院裡的先生們差,住在莊子,不到書院做先生真是可惜了,反正玄世璟料定李二陛下肯定也會有興趣的,但是得需要有個人給他搭個臺階,所以這個人是高士廉了。
論起關係來,高士廉可是帝后兩口子的舅舅。
玄世璟剛剛回到道政坊,宮裡的人把詔書給送過來了,是玄世璟封爵的詔書,玄世璟現在可已經是齊國公了。
郡公和國公,一字之差,但是地位卻是有區別的,如說現在玄世璟已經是齊國公了,他在東山縣莊子的封地,也能再大一塊兒,加天子的恩典,往後書院要是再修什麼建築,也能有地方了。
一打仗,長安城周圍的良田宅子倒是空出不少,倒不是說無主之地,只是人家家裡要變賣了而已,誰家呢?李敬玄。
李敬玄被李承乾打發出去了,他在河西指揮大軍不當,差點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李承乾不會留著他在朝堂之,而這個時候把他發配出去,朝也不會有人有意見,一來,李敬玄的確是做錯了事兒,還惹了武將陣營的不悅,二來,這個時候,沒人會反駁李承乾。
李承乾位,是攜著大唐戰爭勝利的雷霆之勢位,這場仗打贏了,雖然李承乾沒有戰場,但是掛在他身的功勞絕對不少,畢竟在背後『操』持和支援這場戰爭的是李承乾,當然,還有三省的幾個官員,至於朝的其它官員,不來給李承乾添『亂』,李承乾謝天謝地了。
除卻李敬玄之外,與李敬玄關係密切的也都逐個遭了秧,李敬玄前後三人妻子都出身於山東士族,在朝已然積攢了不少勢力,關於這個,李承乾現在不能動那些根基深厚的大世家,難不成還動不了一個李敬玄?
所以李敬玄在朝的經營,一下子被李承乾連根拔起。
這一清算,倒是還真清算出不少事兒來,李承乾繼位之後,連下三道詔書,是要清算李敬玄的黨羽,名目也很好聽,李敬玄在河西指揮不當,差點讓大唐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樹倒猢猻散,沒人會再幫著李敬玄出頭,所以李敬玄註定要被犧牲。
至於世族那邊,丟車保帥的道理他們還是明白的,千百年來,一旦有什麼危險,出了什麼事兒,他們都是這麼做的,不犧牲旁人,是要犧牲他們自己,相較起來,還是把外人給賣了來的划算。
李承乾的在朝的清洗,也是合情合理,現如今清洗的,都是在先前戰爭之有過失利的人,包括與李敬玄有關係,被安排在後軍之的人,也被找了藉口給查辦了。
喜歡大唐第一少請大家收藏:()大唐第一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