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仁軌?”玄世璟一愣。
劉仁軌在平定了高句麗的戰爭之後高升,而後被調到了朝廷中央做官,往後不管軍中的大事小事,就再也沒有讓劉仁軌去『插』手了,這麼冷不丁的,又把劉仁軌給放出來了?
並不說劉仁軌這人沒能耐,相反,劉仁軌這人能耐很大,至少在軍中,帶兵打仗,也是赫赫有名的一員將領,帥才,但是劉仁軌這人吧,有點兒小心眼兒。
這在軍中可不是什麼好『毛』病啊。
劉仁軌的圓滑,一點兒都不像是軍中出來的漢子,倒是更像朝堂裡那些推諉扯皮的老狐狸,這也是玄世璟單純就軍人的眼光去看,看不上劉仁軌的緣故。
不過,劉仁軌的圓滑也沒錯,在朝為官,為什麼不能圓滑?不圓滑能走到今天這一步嗎?
“玄公為何如此驚詫?”劉仁願問道。
劉仁軌的軍事才能也不差,不但不差,反而可以說是他們這些人當中,打仗最有經驗的一個了,當然厲不厲害,他與玄世璟之間也沒法對比,但是劉仁願覺得,除卻玄世璟之外,在三省給出的提議名單之中,劉仁軌是能夠拔頭籌的。
“沒什麼,只是劉仁軌大人在長安也閒了幾年了,突然說要帶兵出征,有些驚奇而已。”玄世璟笑道。
說是閒散,但是還真沒閒著,把精力都放在跟李敬玄的鬥爭上面了。
劉仁軌回到長安之後,便一路走到了尚書左僕『射』的位置,原本與李敬玄之間就誰也看不上誰,原先是李敬玄壓著劉仁軌一頭,現在好了,兩人都在朝堂上,這斗的那叫一個旗鼓相當啊,這要是擱在後世,那些小姑娘們都能腦補出三四百萬字的長篇小說來。
但是玄世璟知道,他們兩個之間,就是單純的看不上,跟沒關係。
攪基那也得發生在有顏值有才華的兩個人身上,至於劉仁軌和李敬玄玄世璟只覺得自己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劉仁願和玄世璟兩人曾經一同出征過台州,拿下了台州,所以兩人之間也是有這樣一份情誼在的,不然劉仁願也不會這麼大大咧咧的來找玄世璟商議這些事兒,現如今的劉仁願在朝中,還是屬於一個不上不下的位子,但是玄世璟就不一樣了,雖然官職被削了,爵位還在呢,往後官職總會回來的,但是現在在大唐想要拿爵位可不容易,所以大唐的爵位含金量也是越來越高了。
大唐開國時期,李淵分出去的爵位可不少,那時候爵位不值錢啊,但是現在不一樣了,朝廷不會再輕易的把爵位給封出去,不但不會封出去,反而開國時期分出去的爵位,因為種種理由,收回來不少,再加上那些年紀大的去世的,朝廷也沒再表示說讓他們家裡的子孫世襲下去。
若是個公爺,那到了兒子就成了侯爺,那些什麼伯爺之類的,基本上傳個一兩代,也就沒了,加上萬一再犯點兒什麼事兒,朝廷直接就給收回來了。
而反觀玄世璟,他的爵位,不但不會降,而且,還會繼續往上走。
劉仁願也是藉著與玄世璟有這麼一份情誼的時機,要為自己找棵樹靠著了。
人在朝中啊,不是說不結營私就能夠按照你的心意來了
玄世璟從劉仁軌口中知道了不少關於三省內部的訊息,這些訊息也只是三省的官員在討論而已,再沒有定下來之前,他們也不會上書李承乾,告訴李承乾這些,所以玄世璟是沒有辦法從李承乾那裡知道這些訊息的,但是他可以從李承乾那裡知道更詳細的關於東面和西面的訊息。
李承乾已經開始著手準備調集物資的事情了,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往隴西和熊津這兩個地方大規模的運送糧草,這誰也說不出什麼來。
從這看來,李承乾也已經下定了決心要打,而且是兩線作戰了。
李承乾這般信心滿滿,也讓朝臣們心裡有底氣,有了底氣,做事的勁兒就足,若是李承乾都沒底氣,朝中恐怕就是氣氛低『迷』了,這樣的話,那還打什麼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