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言說,面對如此大的一個棋局,凌天義感覺有些控制不住,即使是楚王已經給了他具體的部署計劃,可他心裡依然沒有一點底。
馮華雄調回來五十萬人馬兵臨豐凌城,這已經完全超出了他們的預估,可楚王依然按照原計劃只是安排了十萬天星軍應援,對於這一點,他十分的擔憂,思考著是不是該抽調更多的人馬過去。
然而,此時他又是無人可調,都已經被楚王調配開了,就只剩下一些留守重要關隘的軍隊,而且人數也不是很多,即使抽調過去也是杯水車薪無濟於事。
而面對如此混亂的局面,他即使是殫心竭慮,卻依然是無能為力。
“十萬,只有十萬了!……”
走出議事大帳的凌天義,一臉惆悵的望著蒼蒼晴空,不由得長長一嘆。
其實在攻破天水關之後,天星軍的人數已經接近了二十萬,這裡面有天水關的原守軍,和一些投奔而來的各城軍隊。
而其他各軍的形勢也大抵都是如此,規模也都壯大了不少,整個義軍此時總兵力已經將近六十五萬,看上去似乎很多,可是楚王卻出人意料的將中軍都秘密的分派了出去。
即使是楚王的直屬嫡系軍隊,天星軍,也沒有全部被派往豐凌城,而是一分為二,只調了十萬軍隊過去。
而剩下的十萬天星軍,孟天河命令凌天義率領趕往辛桐,與二十萬天龍軍回合,整合大軍三十萬,由水路暗取涪陵關。
對於楚王的安排,凌天義心中早已瞭然,可是,豐凌城只調去十萬軍隊,實在是太少了一點,這讓他心中一直糾結不已。
不僅是凌天義在擔憂,所有知道楚王安排的人,都是有些憂慮,他們實在想不通,楚王要怎樣用這十萬人馬打敗對方五十萬大軍,而且還有那隨後而來的更加龐大的秦軍。
不過,將令已經傳下去了,再想改變已經是不可能,現在也只有祈禱楚王能再次創造神蹟了。
天星軍十萬人馬此時已經出動,分作兩股,由趙毅和徐良分別率領,已經悄悄的進入了預定位置。
而豐凌城周圍的另外三支軍隊,天熊、天翼和天獅軍,則都只留下少部分軍隊守城,紛紛悄悄的退出了原來攻佔的城池,開始隱秘的向東移動……
涪陵關,南凌北方邊關重鎮,是抵禦北秦進犯的第一道防線。
距離關城不遠便是南凌國的天塹屏障,大淩河。
大淩河西起大陸中部朗瑪雪峰,途徑大小數十個大小國家,最後匯入東海。河面寬闊,水勢湍急,南凌就以此為屏障,構建防禦體系,才能抵禦住軍風剽悍的北秦大軍。
而此時,這道天塹卻已經失去了作用,無數的船隻運載著北秦軍隊,毫無阻攔的正在渡過大淩河。
在這些運兵船當中,有一艘高樓桅船格外的顯眼,桅杆上高挑著一面青色戰旗上,大大的寫著一個“楊”字。
在此船的船頭處,站著一群滿身裝戎的將軍,而其中最顯眼的,在站在這些將軍最前頭,飄然而立的一名年輕公子。
此人二十出頭年紀,面容清秀,長髮隨意散亂的披在肩頭,一身月白色衣袍,金絲暗繡,白紙摺扇拿在手中,慢拂輕搖,襯顯他高貴不凡的氣質。
楊凡,北秦大太子,也是北地有名的神童,年僅二十三歲便進入武道八階修為,被譽為封緣大陸青年武者第一人。
此人不僅修為精深,而且也頗有韜略,深得秦皇讚賞,小小年紀,便放心的經常派他領兵出征。
而他也是不負眾望,大小百戰,每戰必勝,未嘗一敗。
這也滋養了他狂傲之心,更加的輕視天下才俊,走到那裡都有種唯我獨尊的氣勢。
此次,南凌內亂,秦皇準備派兵乘虛而入,本欲選一名老成持重的將軍統領,可楊凡極力請纓,秦皇也不願太違了他的意思,便命他作為此次南征的三軍大帥,總領各軍。
可他畢竟太年輕,秦皇也並不是太放心,便又給他派了一名副帥,燕九公。
此人是秦國沙場老將,此次秦皇本意就是派他出徵,沒想到,半路被楊凡這麼橫插了一腳,生生的給攪黃了。
然而,此人倒是個老實厚道的君子,即使被派做副手,也是兢兢業業,殫心竭慮。
楊凡此刻眼望著茫茫翻滾的十里江面,摺扇輕搖,面上顯出來一絲冷笑,幽幽說道:“凌道雲那廝居然天真的想要割地求和,真是笑死人了!只要我軍順利的過了大淩河,那裡還由得他!”
是啊,凌道雲想得的確是太天真了,沒有一個強盜被放進金庫裡之後,還會給主人留下一半東西的,除非是個傻子,而他楊某人又怎麼會是個傻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