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的兩天之後,凌天義正式認命孟天河統領使團入京談判,而現在的孟天河也不再是楚候了,而是晉升為“楚王”。
使團臨行之前,凌天義親自昭告天下,“應楚王所請,為避免蒼生之苦,生靈塗炭,義軍決定採取和平談判的方式儘快結束這場戰爭。”
一行使團隨即和凌天香一起浩浩蕩蕩的趕往了京都。
在這一行人裡,孟天河在鐵衛裡親自挑選出了百人隨行,清一色的都是後期武者,其中白銀衛七十名,黃金衛二十名,影衛十名。
另外,周杰、狂牛等四才子也非要一同進京看看熱鬧,孟天河無奈只有把他們也都帶上了。
而作為一種誠意的表現,他們還為“聖王”大人準備了另外一份特殊的禮物,將一直被關押著的劉逸明等人放還,不過,像凌天義這種級別的人物,他們是無論如何不能放的。
話說這劉逸明在重獲自由之後,就似變了個人似的,再沒有了以前的那種輕浮傲慢,真的像個狗腿子一樣,圍前圍後,對著孟天河大獻殷勤。
孟天河看在眼裡,不禁暗暗嘆息,“這也是人性的一種啊……”
而此時坐在道清宮中的“聖王”大人,卻是仍在苦苦等待他的援兵。
他卻是忽略了一件事,就是這裡距離“青雲秘境”萬里之遙,他所派去的凡人信使,即使能夠平安到達,也將是半年之後了,義軍真的會給他那麼長的時間麼?
等他意識到這個嚴重的問題之後,不得不趕緊想辦法來彌補,既然“青雲秘境”這方面的援兵有些渺茫,他便開始尋找外援和內援。
內援,就是北部邊關的軍隊,凌天仁大敗之後,大將馮華雄卻是僥倖的保住了性命逃了回來,現在正好派他回去整合人馬。
補過他也清楚,邊關軍隊一撤,一直虎視眈眈的秦國那裡會錯過這樣一個大好的時機,肯定會趁機犯境。
所以,再三的衡量之後,他先行派出了使者出使秦國,以三分之一的土地為代價簽署條約。
在一系列的大舉措之後,凌道雲接下來,便開始琢磨怎麼和凌天義派來的使者拖延周旋了。
為此,他召集了許多智囊前來獻計獻策,而其中就有最讓他欣賞的陳化先。
這陳化先就是聚豐號的大東家,雖說表面上此人是個大商賈,其實他更是個江湖上赫赫有名的九層巔峰的武道高手,也只差一點點就能成就聖者了。
所以,無論他的商隊走到那裡,只要一聽到是聚豐號陳化先的買賣,無不都會高看一眼,這也就是當初,孫進在攔江劫船的時候,為什麼一聽到是聚豐號的商船,便不敢繼續劫掠的原因了。
陳化先不僅武道高深,而且為人精於算計,又做事圓滑,和這凌道雲倒也有幾分交情,所以在此為難時刻,凌道雲便想起了他,專門派人上門將其請來。
而陳化先卻是根本不願意來,他這樣一個精靈剔透的人,怎麼會在這種混亂的局面下就輕易的選擇站隊呢,可又顧及凌道雲的威懾,所以只有勉強前來赴約,不過他卻是打定了主意,只做一個旁觀者,絕不摻乎進去,畢竟他本質上還是一個商人,雙方的成與敗其實對他都不會造成多大的影響。
陳化先其實對於孟天河還是有一些印象的,上一次陳成回來已經向上面回報了青羊山遇到劫匪的經過,而孟天河這個名字也被他著重的稟報了上去。
一個年輕的武道高手,足以引起所有大勢力的注意了,何況是心思縝密的陳化先呢,所以孟天河這個名字在他的腦子裡的印象十分深刻。
陳化先一身員外打扮,穿綢裹緞矮矮胖胖,走起路來搖搖晃晃的,已經七十多歲的耄耋老人了,卻還是面色紅潤精神異常。
當他搖搖晃晃的走進道清宮的時候,卻是已經姍姍來遲了,大廳中已經聚集了二十多名服色穿戴各異的各色人等,大多數他都認得,趕緊哈哈一笑,一張肉臉上立即堆滿了笑容,向著眾人一拱手說道:
“哈哈……小老兒來晚了,請聖王大人不要見怪才是!”
凌道雲,趕緊起身致意,口裡客氣的招呼道:“哈哈,那裡那裡,陳老是個大忙人,也是凌某唐突了,貿然相請,還要陳老哥不要見怪我才對。”
這都是些客套話,並沒有人會真的聽得進去,更多的人卻是在察言觀色。
雖然這些人都是被凌道雲請來的,所謂的“心腹”,可是在此生死有關的時刻,那裡還會有人真的堅守那些所謂的忠誠和信義呢,他們更多的還是在盤算著自己的得失和利益。
當眾人紛紛落座之後,凌道雲就歸入正題開門見山的說道:“各位都是凌某所敬重之人,這一次,我朝當此危難之時,凌某不得不請各位來,替我出一出主意。”
他掃視了一眼眾人,提高了些聲音,“凌天義忤逆叛國,聚集匪眾攻打京城,我感蒼生之苦,遂派人求和談判。
“不過,卻是憂慮對方會提出十分苛刻的條件,比如說罷黜現任所有的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