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帝國主義列強們的影響力,卻仍然根深蒂固的紮根在這裡。
美蘇兩大軍事集團的冷戰陰雲,激烈對峙,時刻籠罩在這中東廣闊的土地之上。
看似貧瘠的土地之下,卻掩藏著豐富的黑色黃金資源。
於是乎,這裡很不幸的成為了美蘇兩大帝國的角力場,在兩大集團的影響和慫恿之下,各種民族,宗教衝突愈演愈烈,動亂頻發。
可以說,穩定的生活環境,穩定的經濟環境,是這些中東國家所夢寐以求的,他們為此做了很多努力。【.】
然而,懷璧其罪這四個字,卻並不只是說說而已。
不要說此時這些中東國家所面對的是兩大超級帝國的聯合角力,即使是在時過境遷,其中一支力量轟然倒塌之後的世界裡。
中東地區土地上的國家和民族,也依舊是處在長久的混亂與對抗之中。
也許當什麼時候,等他們地下蘊藏著的石油資源消耗完了,他們才會迎來真正的和平。
相比之下,在美蘇兩大軍事集團緊張對峙的時期,仍然擁有保持中立的資格,仍然能夠和平快速發展科技,經濟活動的華夏是他們所向往存在。
只用了短短十幾年的時間,便重新造就了一片生機勃勃的生存土壤的華夏,這種成就舉世震驚,舉世矚目。
他們自然而然的就會對這片土地和國家政權,生出一種信任之感。
而信任,則是一切社交活動,經濟活動的基礎。
他們國內所給不了的安定環境,華夏國有。
來自北部大陸的蘇聯,以及從南部海域跨海而來的妹國給不了的穩定環境,華夏國有。
這種格局的出現,促進了眾多中東國家的商人們,將自己的資產和財富轉移到華夏,來到這裡進行投資和貿易。
而經濟上的活動趨勢,也必然會帶動政治上傾向和行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事實上,自本世界的華夏建國以來,來自中東地區的商人,教師,科研人員等移民申請就一直沒斷過。
在此期間,許多中東低層居民,在自知移民無望的情況下,甚至還會擅自去跨過國境線,進入華夏境內。
而當六七十年代,在華夏西北部自然環境被改造完成之後,就彷彿是發出一個訊號般,大批的中東商人乃至一些各國王室成員,猶如井噴一般都開始在這裡投資產業。
這其中的大部分,自然都是一些中層階級的投資戶,乃至小商小販也時有出現,不過他們大都掌握著一門手藝或職業技能,擁有著在和平環境下活下去的資本。
這種情況的出現,無疑便將中東國家與華夏緊密的聯絡在了一起,華夏國在該地區的政治影響力,無疑也是與日俱增。
……
時間很快便來到了九十年代。
國際局勢風雲變幻,華夏國的發展大勢依舊在緊鑼密鼓的展開,各行各業繁榮復興,勢頭更勝往昔。
在不知不覺中,華夏民眾的生活水平已經上升了好幾個臺階,富足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