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陰謀之下,無非就是一個煽風點火罷了。
可以想見的是,有人故意將趙昊著人在這終南山上挖掘古墓派遺址的事情給都漏了出去,在江湖上肆意流傳,不然這裡又何以能聚集這麼多,來自三山五嶽大小門派的一眾人馬呢?
此刻的古墓派遺址之前可謂是龍蛇混雜,和尚道士,地痞流氓,偷墳掘墓,打家劫舍的,甚至連北嶽恆山的尼姑們都有在場,他們被那些別有用心的人引來,所打的無非就是一個渾水摸魚的主意。
要知道這裡可是趙昊叫人在這裡開山挖土的,自己的名聲在這大半年的時間裡恐怕早已是傳遍了整個江湖,那一夜之間斬殺了三千餘倭寇,甚至峨眉山下滅殺青城派的事蹟已經俱為人所知。
這古墓派雖然在百多年前名聲不顯,算是個隱世修行的世家之地,但其實在相當一部分門派的資料典籍中卻都有所記載,特別是那在元末之際的一次不甘寂寞,閃亮登場,已是叫武林中的許多人都將之牢牢記住,特別是當時的江湖六大派,更是與這古墓傳人所有接觸。
在他們的認知中,這個隱世門派的武功那是相當了得,九陰真經的大名更是流傳甚廣,如今時過境遷,古墓派被一場天災所埋滅了百年,多年來與世隔絕。
不用說,這門派的一應功法典籍,以及那門中所秘藏的寶物定然依舊藏在裡邊,這自然就會引起諸多武林中人的窺覬。
趙昊雖然是兇名在外,但在那些有心人的鼓弄與策劃之下,此時現場竟也已經是聚集了好幾百人的規模,三教九流,各門各派的人都有到場。
本著利益均沾,平均分配的原則,那些人也是打的一手好算盤,料定只要趙昊他不想得罪了在場這幾乎囊括了整個江湖中,各門各派的人馬,大勢所趨之下,屆時必定會妥協。
而即便是不能使之妥協,趙昊也就此選擇了迎面對抗,那也不過是正好掉進了別人挖好的坑裡,讓自己置身於這天下群雄的對立面罷了。
要是情況再遭一點,趙昊這裡選擇仗著自己的武力,進行一場屠殺的話,可以想見的是,他在此後闖蕩江湖的生涯中,毫無疑問地將會處於人人喊打的境地,一個屠戮眾生的魔頭的稱號也將塵埃落定,落在他的腦袋上。
就算此前自己再怎麼為民除害,再怎麼與國有功,在這些江湖人眼裡,那根本就是些無足輕重的虛名罷了,只要站在自己的對立面,阻擋了自家的路,那就是敵人。
不得不說,這是一條毒計,是一個坑,而且還是他不得不去鑽的一個坑。
最終,趙昊自是沒有妥協,當場一個大腳就把擋在自己身前的一些不知名江湖人士給踹到了一邊,自己則手握倚天劍,施施然地走到了場中。
在這一眾號稱自己是“天下群雄”的注視下,自顧自的走到挖掘現場,看著那古墓門前正在做最後的清理工作的農夫們,看著那依舊牢牢擋在那裡的斷龍石。
趙昊點了點頭,一瞬間消失在了眾人面前,僅過了幾秒鐘之後,便重新回到了這裡。
而與之一起過來的,卻還有幾個渾身土腥氣,灰頭土臉的瘦矮人物,此刻他們正一個個雙腿跪地在古墓之前,面色漲紅,渾身顫抖卻一動都不能動,顯然是被點了穴道。
這幾個人都是江湖上的土夫子,俗稱盜‘墓賊,專門做挖墳掘墓的勾當,剛剛被趙昊抓過來之前,正在從別處奮力的向下挖取盜洞,其目的自是不言而喻。
“刷刷刷~!”一片光影閃動之後,幾顆人頭當即掉落在地,鮮血灑滿了地面,將這片百年來都無人關注過的土地再次溼潤。
“貧道只說一句,不相干,不想死的人都給我滾,一刻鐘之後,但凡還站在此處的,都將是我純陽道宗趙昊的敵人,面對敵人,這幾個就是爾等的榜樣。”
說完,趙昊掃視了一圈此刻正站在周遭,虎視眈眈的一眾之人,嘴角彎起一抹輕蔑的笑意。
身影一閃,瞬間便來到了古墓上方的一塊山石之上,手中倚天劍連帶著劍鞘往地上一插,整個人盤坐在那裡閉目養神起來。
在場眾人紛紛色變,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頓時一陣嗡嗡嗡的雜音在場中響起。
華山派作為這西安府地界裡的當家門派,說它是這片地界上最享有盛名的武林勢力也不為過,但此時在那派中的二師兄,也就是勞德諾那個二五仔帶領之下,華山此來一眾十多人的隊伍,卻是率先離場了。
緊接著離開的是北嶽恆山的幾個尼姑,這兩派中此來,都沒有師門的長輩跟隨,顯然他們這次也不過是過來看熱鬧,兼打探訊息罷了。
這五嶽劍派中,南嶽衡山乾脆就沒有人到場,倒是泰山派的來了不少人,當先領頭的是幾個頭髮花白,道士打扮的老者,此刻正面色微變,交頭接耳地商量著什麼。
嵩山派所來之人自然是最多的,不管是自身的實力也好,還是從恩仇出發,與趙昊之間的糾葛也罷,他們此行除了想渾水摸魚,爭奪古墓中的寶藏秘籍之外,更多的可能還是想除掉趙昊。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而自己這邊也幾乎可以確定,那些在背後策劃著此次陰謀算計的人,肯定是包括了嵩山派的人在內。
畢竟左冷禪可不是省油的燈,自己此前一掌一劍就報銷了他嵩山派的兩大高手。
據江湖傳聞,那嵩山之上不止大嵩陽手一人雙手被廢,無法動武,那仙鶴手自從上次被趙昊打暈了之後,知道現在都大半年時間了,卻依舊都沒醒過來,想來那左冷禪在心裡肯定是恨得心裡發癢。
此仇既然已經結下,想要化解開去自是沒有可能的。
不過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此刻那些人群中做嵩山弟子打扮的一眾人馬,竟是沒有硬碰硬的打算,選擇了暫時退去,遠遠地站在距離此地百十米外的一處小丘上觀望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