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兒當然有,而且有許許多多的事情。遼國就是這樣了,各部組之間都免不了有些積怨,矛盾更是來源已久,所以每日都少不了摩擦。不過這種情況在拓跋淵的治下有所好轉,通常那些小矛盾就不用搬到朝廷上來說,朝堂上說的,倒是大的矛盾和摩擦。諸如那個部族搶佔了那個部族的草場;兩個部族之間有發生了械鬥等等。此外,各地城池的建設也是朝廷的大事,拓跋淵一心想要將大遼變成和大梁一樣,為此費心不少。這調解部族之間的矛盾需要花錢,建城也需要花錢,前線打仗還需要花錢,這些政事說來說去,總歸是一個“錢”字。
兵部要錢、工部要錢、禮部要錢,說著說著,有人說話大聲了點,幾個部門的大臣就吵了起來。
這種在朝堂上爭辯甚至吵架的情況三天兩天就來一次,已經是屢見不鮮了。吵得最激烈的時候,拓跋淵就會出面干涉。但今日,大臣們吵了許久,各個面紅耳赤,有失體面,就等著皇上出言阻止。但遲遲等不來皇上的聲音,疑惑之下往龍椅那一望,原來皇上坐在龍椅上打起了盹兒。
大臣們安靜下來了。十幾雙眼睛都望著皇上,這個精力充沛的男人第一次在朝堂上打盹兒,實在是難以置信。
樸卜木察覺到了不妥,輕輕叫醒了拓跋淵。
拓跋淵睜開了雙眼,意識仍在模糊中:“都說完了?朕今日累了,退朝吧。餘下的事情,你們先議著……”說完,他不顧大臣們的挽留,徑直起身離去。
留在朝堂內的大臣們你看我我看你,最終只能無奈散去。
……
今日,太子拓跋逸還是親自去找大臣們要人。雖然他主張罷戰議和,但錢還是要弄的。太子親自出面,昨日那些不願配合的大臣們也只好將人給交了出來。拓跋逸本以為一切順利,但沒多久還是碰了壁。
“臣明確跟殿下說了吧,這人我是不會交的!”
“烏利,這可是國策,難不成你想抗旨嗎?”
“國策?我可沒有聽說皇上下過這道旨意。”那名叫烏利的大臣說。他也是皇族的人,因此對太子說話也有些脾氣。
“你到父皇面前,也敢這麼說嗎?”
“這我倒是不敢。不過,殿下既然要我們交人,自己也得先做出表率才是吧?我可是聽說殿下府中也有梁女呢。”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拓跋逸知道他說的是魯寧,這時只能說魯寧只是暫時待在太子府,倘若梁人要贖回去,他當然會把人交出去。
那烏利也是這般說,要等贖金來了才肯交人。
拓跋逸拿他沒轍,只能撤退,去另一家要人。沒想到又遇到了牴觸,而且說辭與烏利幾乎一樣。
連著好幾次碰壁後,拓跋逸怒不可遏,鬱悶的回到府中。
衛玲瓏如今在太子已經不是一名琴女,雖然沒有明言,但她已到了太子身邊伺候。
此刻太子正坐在書房裡生氣,與府裡的門客、謀士們商議對策。
有謀士說道:“殿下若不將魯寧姑娘交出去,他們就會一直以這事兒為藉口,搪塞殿下。”
若要交出魯寧,拓跋逸斷是不捨,如今他看待魯寧已經不僅僅是養在府中的藝妓了,更多了一份情愫在裡邊。
“我看事情的關鍵不在魯寧姑娘身上。”另一謀士說,這話讓拓跋逸稍感安心。“今日宮裡來了信兒,聽說皇上早朝遲到,還朝堂上睡著了,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近來國事繁重,父皇想來也是累了。”拓跋逸感嘆道。
“或許並非如此。”那謀士說,聲音放低了一些,“臣打探到,皇上在宮裡也養著一名梁國的藝妓……”
這訊息如同晴天霹靂,讓拓跋逸震驚不已。倒不是說皇上不能納梁國女子為妃,只是這件事情是要有程式的,而他至今聞所未聞。
其實在遼國皇室之中也有一條規矩:為了保證皇室血統的純正,皇室的人是不可以迎娶外邦的女子,更不能有後。不過,和親、聯姻這種不在這條規矩的限定之內。因為和親與聯姻的外邦女子,本身也是出身高貴。
拓跋逸現在明白了烏利等人拒絕他的底氣來自何處了,想必他們也知道了皇上養妓女的事情。只是他沒想到,支援他的是父皇,給他設定障礙的也是父皇。這事兒,不好辦了……或許,是辦不成了……
喜歡帝臺春請大家收藏:()帝臺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