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9章揭開真相
古宅裡此時靜謐無聲,在天竹要吐露真相之際,有三五隻燕子飛了進來,似乎也想湊個熱鬧,聽一段埋藏了多年的秘密。
衛玲瓏表情有點緊張,雙手捏著衣角,既害怕真相是叔父咎由自取,又怕真相的結果,是自己要面對十分強大的仇敵。
“山西知府衛謙,原是戶部尚書,為官多年的他官聲清廉,因為從未縱容違法之事,得到許到百姓的擁戴,卻也被許多貪官汙吏所懷恨。”天竹將自己打探到的情況一五一十地交代了出來,就像講一個長篇故事一樣,語氣沉緩:“四年前,衛謙仍在職戶部,卻在翻檢舊賬時,發現了一個驚人的秘密。”
“什麼秘密?”
衛玲瓏抬起雙眼,追問道。
“你叔父發現了一個他本來不知道的秘密,卻沒發現這個秘密,他不應該去插手和追究。”天竹告訴衛玲瓏,衛謙發現了戶部歷年的賬冊上,都有虧空,且這部分虧空數額極其巨大,涉及面也甚廣。剛正不阿的衛謙,發現了這樣一個大案後,並沒有第一時間上報先皇,而是與幾名同僚進行了商量,他沒想到的是,這幫同僚裡,多數是這些虧空的製造者,但也是受命於人,不難想像的是,幕後中飽私囊的主子很快得到了這個訊息。
“叔父是一個聰明的人,為何沒想到,這麼大的虧空,戶部肯定有許多爪牙呢?”衛玲瓏向來敬重自己的叔父,便為他在大難之前一點警覺也沒有感到奇怪,。
“據說,幾名同僚當時都勸衛謙少管閒事,並提醒他可能是皇族人士從中操作,可衛謙當時心中只為這樣的虧空而震怒,早就把個人安危置身度外,卻沒算到後來會累及全家八十餘口人的性命。”
天竹說到此,也重重地嘆了口氣,對衛謙深表同情。而面具男則是起身,背對著天竹,望著院外的大樹,繼續聽著,似乎在掩蓋自己的情緒。
“那叔父是如何從戶部尚書,突然被貶至山西的?”衛玲瓏此時已知,叔父是因為過於剛正引來了禍端,又聯想到三年前慘痛的滅門現場,恨得直咬牙。
原來,衛謙當時並沒聽同僚相勸,堅持要上報朝廷,耳目們自然不會引火自焚,很快把這個訊息透露給了幕後主使,幕後主使當然不會坐以待斃,第二天,衛謙還沒來得及上報虧空之事,便遭到了朝中許多大臣的集體彈劾,且有理有據,先皇雖有所懷疑,但無奈證據確鑿,無奈先將衛謙貶去了山西。
“這一招調虎離山再借刀殺人,可當真狠毒。”衛玲瓏重重地拍了拍桌子,已猜到了後續事情進展,都是仇敵們設計好的,又接著追問:“究竟是誰,主使了滅門案。”
聽到衛玲瓏充滿怨怒的追問,面具男似乎回了頭,深邃的眼神裡透出莫名的茫然,但趁衛玲瓏沒有發現又很快轉向了天竹:“調查結果,究竟是誰?”
“這個結果,我原先怎麼也預想不到,因為這個中飽私囊的幕後主使便是當今太子……”天竹及時收住了話,差點就喊出了太子劉顯的名字。
“那派人滅我叔父一門的,也就是未來的皇上?”衛玲瓏吃驚極了,沒想到當今太子便是貪官汙吏的帶頭人,還坑害朝廷忠良。
“據調查,滅門衛府的人是儀鸞司,能調動儀鸞司的人只有宣太后。”天竹說出了滅門案的幕後真兇。
“儀鸞司,非大事絕不調動,能讓宣太后調動儀鸞司,必定是為了保住太子之位,這也愈發確定了,將戶部中飽私囊的人,正是宣太后之子。”面具男做出了自己的推斷。
“就算如此,宣太后調動儀鸞司,先皇不知道麼,或者知道了衛府滅門案,為何也不追究?”衛玲瓏緊追著天竹問,她無數次猜測著真相,卻始終沒料到是當朝最有權威的兩個人。
“當時情況十分複雜,衛謙被貶後,先皇便十分突然地病倒了,且久病不起,自然無暇顧及。宣太后也正是這個當口,派人滅門衛府,後以其被不明仇家滅門的說辭上報了朝廷,雖明面上下令徹查,實際也只是應付一下。”天竹繼續解釋道。
“這大梁怎麼會有這樣的太后與太子……我覺得更可怕的是,先皇也可能會遭其二人毒害的。”衛玲瓏做出了大膽的猜測。
“這點實際上朝野也議論紛紛,可宮廷內事,根本不可能會再留有口舌,,便難以查證的,但滅門衛府的真兇,卻是昭然若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