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車馬勞頓,已經乏了,有什麼事情就告訴我吧。”這幾句,李申反覆對不少官員說過,但真正肯將事情告訴他的人並不多。其實各地衙門的官員大都只想知道一件事情,那就是他們對太后的照應是否足夠周到。官員們費盡心思,到底是為了能夠得到太后的讚許,在太后心裡留下印象,以便將來有所求時,能夠以此為話題向太后開口。
由於衛玲瓏一直不肯露面,時間一長,就有人懷疑太后根本不在隊伍當中。那些個官員也知曉衛玲瓏曾經秘密前往魏國的事情,認為太后極有可能故技重施。逐漸的,一些關於太后的行蹤的謠言開始在民間悄然傳播。但即便對太后的行蹤起了疑心,各地官員們仍不敢對太后的儀駕有所怠慢。
就這樣,帶著重重疑慮,太后的儀駕星夜兼程,風雨無阻往魏國而去,這一走就過了兩個月,此時,秋去冬來,草木凋敝,寒風瑟瑟……
且不提衛玲瓏趕路,說道劉業也在趕往魏都途中,他比衛玲瓏早一個月出發,又是一個人,這教程自然比衛玲瓏要快上不少。如今他已來到了益州地界,只因為遇上了大雨,不得不停下了腳步,在一個村子裡的村民家中借宿。
夜漸深,雨未歇,天更寒。
劉業坐在爐子旁邊取暖,仍感覺到後背有陣陣寒意。
狹窄的客堂內只亮著一盞油燈,昏黃的燈光只照亮了劉業半個身子。
屋主人見劉業獨自過夜,於心不忍,於是拿來了一壺酒。
“這可是我珍藏多年的,平時捨不得喝呢,今晚便宜你了。”
“多謝。”
“謝字能有什麼用呀,我看你也是個讀書人,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的道理你也該懂吧。今後若飛黃騰達了,別忘了老牛的這壺酒就行了。”
屋主人說完就打著哈欠返回裡屋,不一會兒,劉業就聽見了婦人的責備聲。屋主人決定收留劉業住一晚上就已經讓那婦人感到不滿了。聽婦人抱怨的話,大概是因為最近不太平。不太平的原因和都城中的亂事有關,不過他們並不知道這些事兒。
劉業將酒壺掛在爐子上稍微燙了一會兒,取下來喝時,一股暖亂灌入腹中,跟著緩緩蔓延至全身。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酒的味道能一般,喝的出來還兌了水,但這已經是在寒夜中最好的慰藉了。
就在這時,劉業忽然變得警覺起來。風雨聲中,他聽到了其他不自然的聲音。
他握緊了手邊的劍,不一會兒,門窗破開——不是風吹,而是有人破門而入。兩穿著黑衣皮甲的人一前一後的出現在劉業身旁。
“堂堂大梁燕王、魏國郡馬爺,卻只能躲在這裡喝這兌水的村釀取暖,道來還真是寒磣啊。”
“是條好狗,就不要亂吠。驚走了客人,指不定要被主子給烹了。”
劉業的嘲諷令那兩人火冒三丈,可偏偏劉業說到了他們的來意,他們的確是奉命前來請劉業回去的,除非劉業抗拒,否則他們根本就不能對劉業出手。現在看來,劉業似乎沒有反抗的意思,那麼他們就只能忍受劉業的嘲諷。
“既然燕王知道我們的來意,就乖乖跟我們走吧,否則的話,別怪我們不客氣!”
那人說的話也想激怒劉業,逼劉業反抗。這麼一來,他們就有了對劉業動手的理由,一旦動手,他們才能好好“教訓”劉業。
劉業不願與這些人一般見識,再者也想知道他們是誰派來的,因此就站了起來。
“帶路吧。”
那兩人恨得牙癢癢卻又無可奈何,服氣地說了聲“請”。
劉業走出屋子,門外頭已經準備了一輛馬車,屋子的四周也佈滿了和進門那兩人一樣的黑衣客。由此可見,他們找就掌握了劉業的行蹤,並且是一定要帶劉業回去的。
“燕王,請上車。”
劉業二話不說上了車,馬車很快駛離,湮沒在雨夜之中……
喜歡帝臺春請大家收藏:()帝臺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