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素心的毫不猶豫,反而讓劉業覺得其實她並沒有認真想過。劉業想要讓她認認真真地想一想,可最終還是沒有說出口。不是劉業惜字如金,而是他知道這樁親事他們都無法抗拒,因為這本是一狀政治聯姻。
劉業明明白白告訴安素心,親事等泰山祭典之後再定日子。安素心雖然心急,但看著已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也就沒有異議了。
“業哥哥什麼時候動身前往泰山?”
“三日後。”
“我也去可以嗎?”
“這不合適……”
確實不合適,因為這次出行是辦正事,而不是去玩的。不過安素心自有辦法,她又進宮求太后,獲得太后的准許,太后還特地下旨,要劉業照顧好安素心。
劉業無可奈何。
三日後,陽光燦爛。天氣回暖,已有了些春天的氣息。
皇城廣場上,旌旗獵獵。將士們兵甲明亮,精神抖擻,嚴陣以待。其中各有二千虎賁軍、二十御前侍衛、以及若干車馬隨行人員共二千五百人。二千虎賁軍由燕王劉業率領,劉業也只有一個任務,即保護劉顯平安去還、順利完成這次春祭大典。
巳時一刻,一陣炮聲響過之後,號角朝天齊鳴,行駕人馬浩浩蕩蕩地出發了。
街上百姓都聚集到長安街上,爭相觀看皇家威儀。行駕所過之處,百姓跪拜,山呼萬歲。
劉顯坐在皇輿裡,內心澎湃。德妃在其身旁,趁機說些阿諛之詞,聽得劉顯心裡十分受用,龍顏大悅。
但端妃卻面如死水,對德妃甚是鄙夷,還提醒劉顯戒驕戒傲。惹得劉顯心中不快,便將簾子拉下來,不再看外邊的情況。
本來呢,這次出行,劉顯想帶上容妃,但容妃剛剛生產,不宜出門,於是就在容妃的推薦下帶了德妃。端妃,他是真不想帶出來的,畢竟端妃在側,就如同是太后在旁,讓他不能自在。
春祭大典是大事,一心想讓端妃為後的宣太后自然要派端妃陪同劉顯前往,代行皇后之禮。
劉業一身戎裝,英氣十足。他是上過戰場殺過敵人的,所以這甲冑穿在他身上是在合適不過了的人。只不過,他的眼神卻不聚焦在任何地方上,似乎別有心思。
這一路上,早有探馬先行,通知沿途府縣,準備接駕。可是,這條前往泰山的線路,所經之處都是貧瘠縣鎮,並無奢華排場迎接聖駕到來。
對此,劉顯極為不滿,晚間安營歇息時,他便召劉業前來詢問。
“出行已有三日,所過兩個縣,盡是蔽零之所,燕王你怎麼安排路線的?”語氣中,以顯責備之意。
劉業淡然道:“以往皇帝出行,所過府縣盡出排場接駕,勞民傷財,昔日山西知府衛謙便是因此欠下戶部萬兩白銀。所以臣以為,應避免富庶府縣,杜絕窮奢極欲之念。”
“你是在指責朕?”
“皇上不知,地方官員為了討好皇上,以求進取,他們是日盼夜盼皇上出行能經過他們的管轄之地。如此一來,受苦的還是百姓。皇上愛民如子,此行一成,定能得百姓頌歌。”
劉業突然給了劉顯一頂高帽,這讓劉顯措手不及,不知該如何反駁了。
劉業又道:“微臣選擇這條路線,也是為了皇上安全著想。這條路線偏僻,少有匪盜覬覦,所以……”
“好了,不必說了,退下吧!”
劉顯煩悶不已,劉業便告退。
其實劉業選擇這樣的路線,是為了讓劉顯知道朝廷還有很多做得不足之處。
不過劉顯有沒有看過,或是看到了也不上心,那就另當別論了。
在不滿和埋怨聲中,行駕繼續前往泰山……
喜歡帝臺春請大家收藏:()帝臺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