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穿梭在長長的街面上。
柯西諾先幫沃爾德總結了一下他的個人簡歷,教他見到老船長之後如何介紹自己,並告訴他:“老船長是一個個性鮮明的僱主,像印第安人一樣率直,身高和你差不多吧。”
“他生氣的時候會不會揍人?”
“呵呵……,你想什麼呢?老船長要是真的生氣,只會大發雷霆,讓人感覺比捱揍還叫人痛苦。
這些事情不常發生,總之呢,他外表整潔,看起來就像個紳士,儘管他或許並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紳士。”
“……他的生活極其節制,吃得很少,而幾乎不飲酒,甚至在吃飯時也是滴酒不沾。
但這種情況在他心情特別好的時候是例外,心情陽光的日子,他會喝上一杯來顯示自己心情舒暢。
當然,他也有壞毛病,唯一的壞習慣就是抽菸,始終煙不離嘴,不管點沒點著。”
除了這些特徵之外,柯西諾非常清楚,老船長這些生活習慣和他冷酷無情一樣,這種鋼鐵般的自控能力在他的成功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認識他這麼久,他從沒讓自己的情緒或野心控制自己,懂得適可而止。
沃爾德並不曉得,生活中,新僱主到底是一個怎樣的男人,便說起了曾經發生的一件趣聞。
“你聽說過吧?
幾年前,他騎著駿馬在紐約遊行隊伍中突然被沙利文挑釁。
你知道沙利文吧?那人是個拳擊手,在桑德里老闆的小酒館旁邊開了一間酒吧。
那天,由於當時街上游行隊伍眾多,場面比較混亂!
聽說,沙利文故意抓住了範德比爾特的韁繩,企圖迫使他下馬!被範德比爾特當場暴揍了一頓呢。”
“哈哈哈……”沃爾德滔滔不絕的說起這件事,他捧腹大笑,樂道:“以後很長時間,酒吧很多暴徒都會那這件事嘲諷沙利文呢。”
柯西諾也跟著笑了笑,他自然記得,三年前,輝格黨騎行隊伍在紐約的遊行過程中,所發生的一幕。
那天,範德比爾特破例參加了這次遊行。
這也是他此生中唯一的一次,公開支援輝格黨總統候選人。
遊行隊伍花了兩個半小時透過運河街,之後又用了半小時從馬克特菲爾德街走到百老匯大街。
管樂隊、一批批揮舞著標語和旗幟的遊行者,還有騎兵縱隊,他們透過遊行對輝格黨總統候選人亨利·克萊助威吶喊。
民主黨候選人黑馬詹姆斯·波爾克則被戲稱為“兼併陰謀的產物和繼承人”。
這種蓄意的侮辱也預示了美利堅政壇即將發生巨大的轉變。
而公開挑釁範德比爾特的揚基·沙利文,出生於愛爾蘭,曾因不明重罪被英國政府流放到澳大利亞的博特尼灣。
幾年後,他伺機藏身於一艘美利堅的船隻來到北美,在美利堅成為一名不用拳擊手套的職業拳擊手,並因此聲名鶴起。
在拳擊場賺到一筆創業基金,便在臭名昭著的五街頂貧民區開設了一家名叫鋸末屋的小客棧,後來又在第六大道美食街開設了一間酒吧,與桑德里互為鄰里。
本來,沙利文與範德比爾特是不會有交集的,可是這位愛爾蘭拳擊手是民主黨派支持者。
遊行當天,輝格黨遊行隊伍從他小酒吧外面經過,他喝的醉醺醺的,出門就拽住了範德比爾特的韁繩,迫使他下馬。
誰知,高壯到駭人的範德比爾特雖已是中年的年紀,力氣卻不輸年輕的拳擊手,行動敏捷,當場高高地揚起馬鞭抽打沙利文後背,把對方抽得在地上嗷嗷叫直打滾。
柯西諾也沒想到,幾年之後,波爾克不計前嫌,還對範德比爾特身邊的助手另眼相看。
“我當然知道這件事!
沙利文那種憨包自己找揍,當眾被老船長用馬鞭狠狠抽了一頓,第二天,紐約報紙上面全都是這篇新聞,這個新聞的熱度甚至蓋過了輝格黨的遊行事件。”
對於媒體來說,無論哪個時代,都會把目光聚焦在名人身上。
揚基·沙利文是一位名人,報紙一般也會關注他的行蹤,就是這樣一位拳擊手名人,被一位聲名顯赫的資本家狠揍一頓,肯定會被媒體大加報道。
二人邊走邊聊,不過十分鐘時間便到達辦公室。
辦公大廳的職員們,見到柯西諾就像見到了話事人似的,紛紛與他打招呼問候。
百老匯私人辦公室,老船長也才剛剛從斯特寧頓鐵路公司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