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把這句話說了出來,接著長長的吁了一口氣,彷彿是想把胸中的鬱悶全吐個乾淨。
一時之間,三人都沒有什麼言語,屋裡陷入到一種壓抑的氛圍之中。
等了一會兒的功夫,長孫無忌輕輕咳嗽一聲,說道:“殿下,王妃說的一點都沒錯,忍無可忍無須再忍。既然對方已經拔刀在手,打算置我們於死地,那麼放手反擊便是目前唯一的選擇。”
他轉過頭來對趙亮道:“一個時辰前,我們安插在東宮的內線送出緊急訊息,說李元吉密會太子之後,決定在大軍開拔前,利用為出征將士踐行的機會,把尉遲敬德等天策系人馬全部捉拿,並且當場襲殺秦王殿下。同時,他們還要派兵入城,攻打秦王府。”
趙亮對此早已心中有數,所以絲毫不覺意外。他略微點了點頭,問李世民道:“殿下打算怎麼應對?”
李世民劍眉緊鎖,沉聲道:“我打仗一向講究謀定後動,先發制人。既然太子和齊王不再顧念兄弟之情,也不把父皇的感受放在心上,那麼我只好放手施為,搶先一步了。不瞞趙兄,我剛剛傳下命令,集結玄甲鐵衛,準備戰鬥。”
“玄甲鐵衛?”趙亮微微一愣:“是指您王府的那三四百衛士嗎?”
李世民搖搖頭:“不,那些都只是明面上迷惑敵人的。我說的玄甲鐵衛,是八百名長期追隨我征戰四方的精銳兵馬。這些人平時隱蔽於長安城外的各處村鎮,接到指令後,會在一天之內全部進入長安,集結於秦王府內。”
聞聽此言,趙亮不禁心中一動:我靠,沒想到李世民居然還留著這麼一手啊?不顯山不露水的豢養了八百私兵,並且全都是身經百戰的精銳勇士。你要說這傢伙對皇權之爭沒有任何想法,打死我都不信!
不過,防範於未然也好,扮豬吃老虎也罷,多了這八百強悍戰力,總好過被穿越者意外翻盤、徹底改寫歷史。
想到這裡,趙亮從容一笑:“看來殿下早已有了定見,實在可喜可賀啊。”
“本王真不知道有什麼可喜可賀的。”李世民苦笑道:“兄弟鬩牆、手足相殘,無論成功與否,我這千古罵名肯定是鐵板釘釘,跑不掉了。現在的關鍵問題,是即便我想發動,也未必能鬥得過太子他們。長林軍近三千兵馬,齊王府也有五百死士,再加上人家兵權在握,隨時可調集大軍實施反撲,我這一千來號人,怕是都不夠給對方塞牙縫的。”
長孫無忌接著道:“正因如此,所以我們特意請趙兄來,是想商量一下,你上次提到的那個計劃,能否行得通?”
“行得通,當然行得通,”趙亮不懷好意的嘿嘿笑道:“我可以打包票,有且只有這一條路能行得通。”
李世民和長孫無忌面面相覷,不明白趙亮為何如此篤定,好像非要勸他們在玄武門動手才行。在這個敏感的時期,任何不太正常的表現,都特別容易引起人的懷疑,李世民當然也不例外。所以,趙亮越是這麼說,他就越覺得事情有些不太靠譜。
擅長讀心術的趙亮立刻感應到,秦王心中的那份戒懼幾乎快到了要懷疑整個玄武門計劃的地步,不由得嚇了一跳,連忙想辦法補救:“我之所以這麼肯定,是因為有四個理由。”
這句話立刻引起了李世民和長孫無忌的興趣,不禁開口詢問理由如何。
趙亮腦子飛速轉動,邊想邊硬著頭皮編道:“首先,李建成和李元吉已經成功掌握了兩萬府兵,照咱們之前的判斷,只要他們發動突然襲擊,無論是禁軍還是巡防軍,都根本沒辦法及時應對,因此我們在實力上正處於絕對的劣勢。”
長孫無忌點點頭:“趙兄的意思是,我們人手上的不足,只能依靠地利的優勢去彌補。”
“說的沒錯,”趙亮道:“放眼整個長安,目前能形成地利優勢的所在,首選玄武門。這一點,二位應該沒意見吧?”
李世民道:“我同意你的看法。長安城佔地廣闊,道路四通八達,因此並無合適的據守困敵之所,而城外的平野上更不用想,在那裡伏擊擁有雄厚兵力的對手,跟送死無異。所以玄武門近乎是唯一的選擇。”
趙亮接著道:“第二個原因,跟殿下說的也有很大關係。就算李元吉當了大軍統帥,手握上萬兵馬,但他也不敢輕易帶大部隊入宮。至少在殺死秦王殿下之前,他絕不會選擇這麼做,因為楊文幹就是最好的例子——只要殿下你還活著,憑藉陛下諭令,完全能夠集合禁軍發動反擊,分分鐘把太子和齊王錘死。”
李世民聞言微微一笑:“趙兄太誇張了。不過話說回來,我的確對此很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