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反穿越調查局 > 第462章 玄鴉三千

第462章 玄鴉三千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草原黑暴 三國從黃巾小兵開始 夜金鑾 鐵道炊事兵 悠閒的穿越 明末好女婿 三國:從敗走麥城開始 在古代做皇帝 紐約1847 反穿越調查局 鐵甲騎兵 戰國藤原幕府 大漢帝祚 這個呂布實在太厲害了 大唐二愣子 我的娘子是條蛇 召喚之極品太子爺 重生之飛將之子 大唐:開局自廢太子之位 大唐將軍烈

“從北京出發,我整整走了七天七夜的時間,才終於抵達了目的地——位於秦嶺山脈北麓的老君關。那裡是一處地勢險要的懸崖絕壁,在兩座山峰相夾的地方,修建著一道古代軍事關口。

關口形成的具體年代,已經無從考證了,只知道大概是介於春秋戰國相交的那段時期。到了眼下的光景,早就變得殘破不堪。若不是我手中那本古籍裡有相關記載,恐怕誰也不會曉得這裡居然還有如此一處歷史遺蹟,只有附近的山民歷代相傳,知道那是一座人為修建的關隘,取名‘老君關’。

據古書記載,關於上古神卷的線索,就藏在老君關下。所以一到地方,我難掩興奮之情,也顧不得這一路過來的顛簸疲憊,直接揹著行軍包,朝著關口摸去。

此時的天色已經基本暗了下來,我靠著軍用指北針和地圖示定,漸漸接近老君關所在的山谷谷口,正準備從揹包中取出狼煙戰術燈,藉助光亮進入山谷。可是沒想到,就在這個時候,我突然聽到前方不遠處傳來一個人痛苦的喊叫。

與此同時,還有幾個不同的聲音,夾雜著中文和英語,高聲呵斥著什麼。

我立刻警覺起來,將指北針和題圖都塞進了包裡,然後從腰間拔出了單位給我們配發的防身手槍。有槍在手,我的心裡踏實了很多,趁四周光線昏沉,貓著腰在林中慢慢穿行,逐漸朝聲音傳來的方向靠過去。

大概向前走了七八十米的距離,我停步在了一棵參天古樹的後面,悄悄探頭出去觀察。只見三十米開外的地方,正有六個大漢圍著一個倒在地上的年輕人,拳腳相加。

那年輕人被揍得在地上來回滾動,口中不住痛苦喊叫。

打了一會兒,其中一個光頭的中年男人抬手止住了同伴,然後用英語彪了兩句髒話。

這個時候我才隱隱約約的看清楚,那六個施暴的傢伙,除了光頭之外,其餘竟然都是外國人。而且他們裝備精良,還攜帶著槍支等武器。

我不僅暗自疑竇叢生,連忙豎起耳朵,仔細聽他們究竟在說些什麼。光頭對另外那幾人講道,給這個年輕人一點教訓就行了,真要是把他打出個好歹,沒法繼續帶路,回去也不好向老闆交代。

一個外國人點了點頭,讓光頭再好好審問一下躺在地上的那個人,地宮的入口到底在哪裡。

光頭依言而行,蹲在那個年輕人的旁邊,開口厲聲叱問。那年輕人此時已被打的滿臉是血,幾乎奄奄一息,可是為了避免再吃苦頭,只好咬牙忍著傷痛,說了句:老君關下,神木三千,玄鴉墜石,地陷平間。倘若能找到刻有三腳烏鴉的巨石,便能找到地宮入口了。

光頭站起身來,用英語對另外五人解釋的同時,我的內心深處也不禁掀起了滔天巨浪。

年輕人所說的那十六個字,同樣出現在我所看的古籍中,正是我尋到這個地方的依據之一。

只不過,他把“神木”和“玄鴉”交換了位置,原本是玄鴉三千、神木墜石,被他改成了神木三千、玄鴉墜石,再經一番似是而非的解釋,其中含義便跟我之前所分析理解的大相徑庭。

然而,我心裡清楚其中有異,那六個來歷不明的傢伙卻不明所以。他們兀自交頭接耳的商量了片刻,都一致認為,此時天色已晚,要在這片茂密山林間摸著黑尋找刻有烏鴉圖案的大石頭,實在是不太明智。

於是,領頭的外國人決定,就地安頓休整,等到明天天亮之後再進行搜尋。

趁著他們搭建簡易帳篷、點火吃飯的功夫,我從大樹後面溜了出去,按照古籍所示的方位和標記,很快便找到了一處距離老君關不遠的山壁巖洞。

古書中記載的所謂玄鴉,其實並非那年輕人說的什麼三腳烏鴉,而是特指玄鳥。玄鳥,是古代中國神話傳說裡的一種神鳥。根據《山海經》的描述,玄鳥的初始形象類似燕子。

詩經有云:天命玄鳥,降而生商。說的意思就是,商王朝的先祖為上天派遣的燕子所生。而《史記·殷本紀》也有類似的闡述,相傳商契的母親簡狄在郊外,因吞食玄鳥之卵懷孕而生下商契。這也就成為了後人認為燕子是商朝祖先這一傳說的根據。

燕子這種小巧的鳥類,擅長高速機動飛行,在山林之間棲息的時候,往往喜歡將巢安置於懸崖峭壁之上。所以,古籍中提到玄鴉三千,大機率是暗指老君關下兩側的山壁。

而神木墜石,則是用來表明方向。老君關關前的這條狹長山谷,是東西走向,靠北邊的山壁由於日照的原因,更立於樹木的生長。因此,那一側的山谷峭壁上,樹木植被看上去非常茂盛。

我正是依著這個判斷,才很快找到了關鍵的標記,進而摸到了那個巖洞的。

由於這附近還有幾個全副武裝、來路不善的外人,所以我不敢多耽誤時間,當即便鑽進洞中,向著裡面更深處探索。

這座山洞並不算太大,只走了百十來步的距離,就已經到了盡頭。和我之前想象的不同,這裡雖然一直趨勢向下,但並不是什麼地宮或陵墓,也沒有複雜的機關暗室。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從格局大小和洞內的石床石桌來看,此處更像是一個古代隱居之士用來修行的洞室。

我朝外面看了看,確定不會被那幾個外國人瞧見,便關掉了小手電,開啟效能更高的照明工具,仔細檢查。

沒想到,這一看不要緊,我整個人當場被震驚了。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