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隊長林軍騎兵轉眼馳到趙亮二人跟前,為首的校尉翻身下馬,快步走到跟前,深施一禮道:“卑職長林軍喬毅,參見趙大人,常將軍。”
趙亮心裡一揪,大概猜到了對方來此究竟有何目的,嘴上卻仍舊問道:“原來是喬將軍啊,額,你找我們是有什麼事兒嗎?”
“大人,卑職只是區區一個從七品的翊麾校尉,不敢當將軍二字。”喬毅的態度顯得非常謙恭:“卑職奉太子之命,特來請趙大人前往練兵大營,參加開訓觀禮。”
聽對方這麼說,常何在一旁頗感好奇:“練兵開訓的大典不是明天早上才舉行嗎?怎麼今天就讓趙大人過去?”
喬毅微微一笑,耐心解釋道:“回常將軍的話,大典的確是明天開始,不過因為突厥武尊哥舒玄向太子殿下奏請,要在典禮上挑戰趙大人,進行比武切磋,所以太子特意安排,請大人提前一天入住大營。這樣一來,既能預先熟悉熟悉那裡的比武場地,二來也可免除明天一大早的路途辛勞。”
常何聞言一愣,轉頭趙亮問道:“趙兄,你真的打算跟那個哥舒玄比武嗎?”
趙亮苦笑著搖了搖腦袋,嘆道:“我倒是不想啊,奈何有人極力攛掇此戰。”
說著,他轉向喬毅,點了對方一句:“你應該是齊王殿下的人吧?”
喬毅面色如常,認真答道:“回趙大人,卑職之前確實曾在齊王麾下效力,參加過平定河北劉黑闥的戰役。不過,在那以後,我便一直追隨太子殿下了。”
趙亮未置可否的笑了笑,然後衝著身旁的常何做了一個耐人尋味的表情。
常何當即反應過來,知道這肯定又是李元吉在暗中搗鬼,說什麼免於路途上的辛苦,分明就是怕趙亮藉故避戰,所以現在就要押著人去練兵大營,等若是派兵軟禁起來,專待明天陪哥舒玄那個老傢伙過招兒。
想到這裡,他的火氣上頭,立馬臉色往下一沉,冷哼道:“胡鬧!趙大人尚未正式接受那哥舒老賊的挑戰,說什麼預先熟悉熟悉比武場地?明天一早,他自會隨著陛下的御駕一起前往大營,不用爾等現在就忙著接去!”
喬毅聞言並不動怒,只是微微一笑,然後擺出一副胸有成竹的表情:“請常將軍恕罪,方才是卑職一時疏忽,沒有把話講明白。卑職到此,並非只是傳個口信而已。接問事郎提前入營,是太子專門發下諭令來的。”
說著,他從懷中取出一紮黃色絹冊,雙手呈給趙亮,同時又補了一句:“這份諭令,事先已經得到了陛下的首肯。”
此言一出,常何頓時像洩了氣的皮球似的,無可奈何的望向了趙亮。
唐代皇帝在正式行文指令之時,一般會採用幾種常見的固定格式,包括:詔、制、冊、敕、敕牒等。而這些公文,即所謂的“聖旨”,都是非常嚴謹的傳令手段,具有代表國家皇權象徵的最高法律效力。
民間的老百姓們在平時聊天吹牛時,所說“抗旨者斬”中的“旨”,其實就是這些正式的皇室公文。
為了有別於帝王君主的權威,身為皇儲的太子,在頒佈重要行政決定時,也有自己特殊的方式手段——諭令。
太子諭令,其效力僅次於皇帝的聖旨,分為口諭和手諭兩種形式。其中,手諭為通傳公文,帶有太子印章,所以更為正式,所代表的權威性也自然更加不容置疑。
尤其是像今天這樣的太子諭令,還提前經過了皇帝李淵的審閱,那便如同聖旨一般,任何官員百姓都無法違抗。
常何一見喬毅捧出這道“殺手鐧”,立馬不敢再多言語,同時也替趙亮擔心起來。
趙亮則在心中暗歎一聲,知道李淵和李建成最終都沒能扛住李元吉的攛掇,無可奈何下只好從“大局”出發,答應了這場代表大唐和突厥兩國尊嚴的比武決鬥。
他抬手接過手諭,開啟來粗略的掃了一眼,然後遞給身旁的常何:“看來這回真的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了。”
“趙兄,如果你不想跟那突厥老頭兒單挑,那乾脆現在就入宮去跟陛下講明,”常何看都沒看手諭一眼,直接道:“依著陛下對你的重視,他肯定會支援你的!”
趙亮不想在喬毅面前談及此事,搖了搖頭道:“沒必要。既然太子殿下已經做出了決定,我也不好讓陛下為難。話又說回來,不就是區區一個突厥第一高手嗎?老子還當真怕了他不成?”
喬毅一挑大拇哥兒,讚道:“趙大人果然英雄了得!卑職以前跟突厥人打過幾次仗,所以心裡有數。那哥舒玄在大漠草原成名數十載,備受北方各部族的推崇。突厥猛將們無論多麼驍勇彪悍,只要一提武尊的大名,全都老實的像只小綿羊一樣。趙大人對哥舒玄的挑戰毫不在意,足見胸有成竹,實乃我大唐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