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反穿越調查局 > 第448章 龍套變主咖

第448章 龍套變主咖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夜金鑾 鐵道炊事兵 悠閒的穿越 明末好女婿 三國:從敗走麥城開始 在古代做皇帝 紐約1847 反穿越調查局 鐵甲騎兵 戰國藤原幕府 大漢帝祚 這個呂布實在太厲害了 大唐二愣子 我的娘子是條蛇 召喚之極品太子爺 重生之飛將之子 大唐:開局自廢太子之位 大唐將軍烈 洛華飄零的年代 三國:一統天下,從潁川開始

在清晨的第一縷陽光中,趙亮緩緩的坐起了身子。通宵未睡的疲憊感包裹著全身,說不出的難受痛苦。而他此刻腦海裡所浮現的,卻還是昨晚太極宮中發生的那一幕。

也不知道李元吉是真的傻,還是在故意裝傻。儘管裴寂好心維護,當面提醒他,切莫再拿秦王的事情為難皇帝李淵。可是李元吉卻絲毫不領這份情,仍舊兀自爭辯,句句不離李世民,死活非要替身旁的太子建成鳴個不平。

大唐國主李淵,坐擁天下、富有四海,平日裡幾乎沒有啥值得他鬱悶的事情。唯一大感頭疼的,也就莫過於兩個兒子之間的紛爭。

太子李建成,嫡長位尊、恭順聽話,連後宮的嬪妃們都一致稱讚;秦王李世民,幹練有為,功勞卓著,滿朝文武盡皆欽佩認可。

可這老大老二,如同兩虎相爭,始終各不相讓,不僅令他這個當父親的心中糾結,而且長此以往也會白白便宜了大唐的內外之敵。

李淵原本想著,藉由此次練兵的機會,設法讓太子和秦王相互合作,進而化解兄弟之間的誤會。可是萬萬沒想到,這個計劃還沒開始,偏偏老四李元吉就先跳出來,當面指摘他一直偏心世民,常常委屈了建成。

聽了這話,一陣難言的煩亂瞬間湧上心頭,惹得李淵不禁沉下臉來,冷哼道:“四郎,你太放肆了!”

李建成見皇帝有些慍怒,連忙出言勸阻:“元吉,請你別再說了。父皇為國事操勞了一整天,咱們就不要給他添堵啦,行嗎?”

“皇兄你就是因為心善,才會被人家欺負到頭上!”李元吉當然也同樣看出皇帝面色不善,可他卻仍舊沒有任何要適可而止的意思:“我這個人就是直腸直性,有啥說啥,心裡面憋不住話。父皇若要怪罪,那就儘管責罰好了,但兒臣還是感覺不吐不快!父皇,李世民執掌大唐兵權久已,各州的府兵之中,無不有他天策府的嫡系親信。如今太子皇兄奉您旨意,用新法練兵,已然觸動了他的根本,故而某些天策將領也早早放出話來,說什麼定要看東宮的笑話。如此心思,焉能盡心輔佐太子練兵?”

李淵強壓著心裡的火氣,問道:“都有哪些天策將領說了這種酸話,你給朕如實講來!”

李元吉把頭一揚,毫不猶豫的說道:“段志玄、殷開山,還有您剛才提到過的那個李靖,他們在福聚樓喝酒的時候大放厥詞,被我手下的烏坦聽到了。”

嘭的一聲,李淵的手掌重重拍在了御案上,震得文房四寶都險些跳了起來。

眼見皇帝只是大發雷霆,卻並沒有多說什麼,李元吉又補了一句:“他們幾個還說,秦王已經發下話來,在校軍大試上絕不能給太子留顏面,定要用舊戰法把新戰法比下去。”

趙亮在一旁聽得心中暗罵:我靠,這李元吉真的是瞎話張口就來,完全不用打草稿啊?!如此讒言誹謗,分明就是想把李世民搞死的節奏。

果不其然,李淵沉吟片刻,猶疑道:“你的意思是,世民並不會真心聽命,以新法練兵,而是有可能要藉機搗亂,故意為難太子?”

李元吉點點頭:“空穴來風,絕非無因。李世民一向自詡是大唐的常勝統帥,打遍天下無敵手,又怎麼肯輕易在這個方面輸給太子皇兄?”

這句誅心之語,說的著實有些厲害,李淵聽完也不由皺起了眉頭:“如此說來,倒是朕把事情想簡單了。不過,三隊練兵、校軍大試的旨意已經公告朝野,總不能再朝令夕改吧?”

李元吉從容道:“旨意當然不能擅改。不過,這種情況,倒也並非沒有應對之法。”

此言一出,包括趙亮在內,大家都不禁微微一愣。尤其是李建成,完全不知道李元吉葫蘆裡賣得是什麼藥。

李淵好奇道:“哦?你說的應對之法,究竟如何?”

李元吉拱手答道:“父皇,為了防止李世民心中不忿,以至於因其私慾而耽誤了練兵的大事,兒臣建議,把天策府的將校拆分開來,一部分撥入我的麾下,一部分劃歸駙馬柴紹指揮,同時命東宮的可達志和齊王府的烏坦,加入李世民他們那一隊。如此一來,將大大降低天策府搗亂的可能性。”

這個特別的方案,李元吉之前完全沒有跟李建成商量過,所以此時聽他忽然提出,頓時令這位太子有點措手不及。

李建成思索片刻,道:“元吉這個提議,聽上去確實有助於避免天策府抱團在一起,干擾練兵。不過,如此安排,秦王肯答應嗎?會不會顯得節外生枝了呢?”

李元吉笑道:“我覺得皇兄多慮了。練兵,首先練的就是令行禁止,倘若連個把將領都調換不動,那軍隊豈不變成了秦王的私兵?”

李淵聞言點點頭,又問裴寂和趙亮道:“兩位愛卿覺得怎麼樣?”

裴寂回答:“嗯,齊王殿下的說法也不無道理。就算秦王沒有這個心思,而他的那幾個手下也僅僅是酒後胡言,但調換將校,未嘗不是一個防範之道。再說,讓各自手下是將領跟隨不同的統帥,也同樣有助於我大唐軍隊的協調。”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