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樂堡的突圍戰已經打響,鄭盧雅他們不敢耽擱,馬上集合收攏速援師,準備趕去接應。
等人員都到齊了之後,趙亮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
今晚虎頭山之戰,前後持續了不到四個小時,原本三千多人的部隊,此時能站在這裡的只剩下一半而已。上千名戰士當場陣亡,其餘還喘氣的也幾乎是人人帶傷,可見之前的戰況何等激烈。
鄭盧雅恢復了一貫的沉著冷靜,命令速援師留下三百人守在此處,一邊歸置戰馬和物資,一邊照看傷員,待寧邊軍突圍到這裡,再換上裝備出發。自己則跟趙亮和楊宗保一起下山,率領一千五百兵力接應楊延昭。
趙亮本來一點兒都不願意重入戰場,尤其是要在平原曠野上對付蕭觀音奴的五萬大軍,這簡直跟送死沒太大差別。可是無奈小雅非要親自出戰,為了保護她的安全,自己也只好再斗膽走一遭了。
三人收拾停當,在戰馬上略微吃了點乾糧,便提起速度,朝著南樂堡方向迅疾進發。
之前南樂堡東城門外爆發了一場驚天動地的大戰,廝殺的動靜極為誇張,遠在七八里外的虎頭山上都能聽得清清楚楚。到了這會兒,那邊戰況卻已基本平息,除了沖天而起的火焰之外,再無什麼驚人的喊殺聲了。楊宗保心中惴惴不安,擔心父親楊延昭是不是沒能成功突圍,又被遼兵給趕回了南樂堡。
鄭盧雅和趙亮同樣有些擔心。倘若寧邊軍再次被困住,那麼他們也沒有餘力再對抗重整旗鼓的蕭撻凜,只好率兵趕緊掉頭南撤,趁敵人追上來之前渡過大河,回到安全地帶。
而此番救援任務則會以失敗而告終。支援正版,敬請移步縱橫中文網閱讀全文。)
就在三個人兀自胡思亂想的時候,遠處忽然傳來一陣紛亂的腳步聲,乍聽上去,竟然有成千上萬的規模。
鄭盧雅把手向上一舉,示意全軍止步,同時命大家列開陣勢提高戒備,防範與敵遭遇。
片刻功夫,一大群黑影出現在了微微泛明的雪地上,楊宗保一邊拉開手中弓箭,一邊大喝道:“寧邊揚威!”
對面的人群忽然出現了肉眼可查的騷動,顯然他們此刻才發現前方居然有一支騎兵部隊擋在道路中間,轉眼間,人群當中響起一聲呼喊:“山河無恙!”
楊宗保鬆開弓弦,如釋重負的對鄭盧雅和趙亮道:“口令無誤,是自己人。”
說話間,那大隊人群漸漸離得近了,趙亮仔細瞧去,只見他們一個個都好似血葫蘆一般,渾身上下衣甲殘破,傷痕累累。
“是援兵!是朝廷的援兵到啦!”
“是寧邊軍!他們突圍出來啦!”
兩邊隊伍裡同時響起了此起彼伏的歡呼,聲音中充滿難言的驚喜之情。
寧邊軍中一匹戰馬排眾而出,馬上的騎士朗聲道:“是速援師嗎?哪位將軍掌旗帶隊?”
楊宗保一下子聽出了那人的聲音,激動的喊道:“父帥,是孩兒,孩兒在此!”說著,他翻身下馬,幾步衝到那個人的戰馬近前,拜倒哭道:“孩兒營救來遲,讓父帥涉險了,孩兒不孝!”
戰馬上的騎士正是宋朝名將、寧邊軍都指揮使、令遼國聞風喪膽的楊六郎楊延昭。他見到楊宗保,同樣心情激動,但仍舊保持著軍人特有的風度,平靜道:“起來吧,宗保,為父並無大礙。眼下軍情緊急,等回去再敘家常!”
鄭盧雅策馬向前,拱手道:“末將速援師指揮使穆靈,見過楊帥!”
楊延昭聞言略略打量了小雅一番,旋即回了軍禮:“寧邊軍部署、都指揮使楊延昭,代將士們感謝穆將軍援手之義。”
“楊帥,你們的情況怎麼樣?突圍還順利嗎?”鄭盧雅廢話不多,直接問道。
楊延昭神色一黯,回答:“幸好有江湖豪傑出手相助,我們才得以衝出重圍。不過,能走到這裡的,也就七千來人,其餘的弟兄要麼已經陣亡,要麼主動留下為大軍斷後,恐怕也凶多吉少。”
速援師的人聽得心頭一沉,寧邊軍在南樂的兵力接近一萬兩千人,此時只有七千多殘兵衝了出來,大約五千將士死在了突圍的路上,怎麼能不令人心痛。
“追兵的情況如何?離得近嗎?”趙亮忽然問道。
楊延昭不知他的身份,正欲開口請教,楊宗保在旁邊給父親介紹:“這位是我們的軍師,臨安侯爵、速援師都監,趙亮趙侯爺。”
“原來您就是李二白道長的師叔?失敬失敬!”楊延昭連忙回答道:“我們接到二白道長的訊號,趁著江湖朋友們攪亂了蕭觀音奴的大營,集中兵力衝出南樂堡,接連擊潰了三路成規模的遼軍攔截,才終於到此。現在敵人正在從混亂中恢復過來,很快便能追上!”
鄭盧雅點點頭:“好在這裡距虎頭山不遠。楊副使,請你速速帶楊帥和寧邊軍的弟兄們進山,配備好戰馬立即出發,沿既定路線返回後方。我和侯爺留守此地,給你們斷後!”
楊宗保答應一聲,利落的翻身上馬,招呼一眾寧邊軍趕緊加快腳步。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