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亮聞言一驚,連忙問道:“什麼人乾的?”
“是樞密院,”姚能回答:“方才我們正在高升茶樓等候殿下上朝的訊息,沒想到樞密院的兵馬突然出現,說楊公子臨陣脫逃,犯了軍法,然後不由分手便將他捆綁起來帶走了。”
“他孃的,動作好快呀!”小王爺怒道:“這分明就是不給本王面子,故意……”
他剛說到一半,便被寇準攔住了:“殿下慎言,此處是皇宮大門,人多嘴雜,切莫被旁人拿捏了把柄。咱們到對面的茶樓慢慢談吧。”
眾人都覺得寇相國說的有理,於是轉身起行,再次回到了高升茶樓的二層雅間。
待大家紛紛落座,寇準又讓姚能他們詳細說了說當時的情形,然後輕捋長鬚道:“依老夫看,此事倒也沒那麼嚴重。”
楊茹惦記兄長安危,急忙問寇準:“寇叔叔何出此言?帶兵將官擅離職守,放在哪個朝代都是要殺頭的呀。更何況眼下即將與遼國開戰。”
寇準笑著搖搖頭:“哦,賢侄女不必著急,凡事也不能一概而論。老夫之所以這樣說,主要有兩個原因。其一呢,宗保賢侄是軍人沒錯,但他是在寧邊軍效力,而寧邊軍的都指揮使不是別人,正是你們的親爹。講句不恰當的話,只要延昭老弟說,是他派麾下的軍官楊宗保回京秘密公幹,那麼誰又能挑出半個不是呢?”
“哎,對呀,本王怎麼把這個茬兒給忘了?”小王爺聞言一拍大腿,轉憂為喜,屋裡其他人也不禁紛紛點頭,同意寇準的這個說法。
只聽寇準接著道:“另外一個原因,就更容易理解了,那便是天波楊府。論起來,楊老令公和老夫人在朝中軍中都極有威望,他們的孫子即便犯了錯,沒有陛下點頭,誰敢輕易動楊宗保半根汗毛?眼下大戰一觸即發,楊家勢必會成為抗敵的主力,在這個時候,恐怕陛下也不願意輕易冒險,為了嚴懲楊宗保,而亂了整個楊家的陣腳。”
趙亮聽得心中暗豎大拇指,寇準不愧是官場老江湖,一眼便看破了其中關鍵。陳堯叟指派樞密院的人捉拿楊宗保,說白了不過是因為在朝堂上吃了暗虧,所以挑個茬兒藉機報復,多半也只不過是撒撒氣而已,或者打算先攥著楊宗保的把柄在手中,以後好跟楊家談條件。
倘若真要拿楊宗保開刀,別說陳堯叟,估計宋真宗也的掂量掂量才行。
楊茹略微放下心來,道:“那接下來怎麼辦?請我父帥或者祖母出面嗎?”
寇準搖搖頭:“你祖母病體剛剛痊癒,還是不要驚擾她老人家吧。殿下,不如由您給楊延昭楊將軍去一封書信,講明其中原委,請他知會樞密院,就說是奉您的諭旨,調遣楊宗保公幹。至於具體是為了什麼事情,你們二人通個氣,編一個理由就成。”
“這事好辦,”小王爺笑道:“之前我就跟陛下提過,想請邊軍派人來調教王府的衛士,尤其是給他們介紹一下遼國軍隊的情況,以便今後隨本王赴前線作戰時能用得上。所以我就說,這回是楊指揮使派他兒子來幫忙好了。”
楊茹喜道:“這樣最妙!我大哥跟八千歲自幼一起長大,彼此相熟,是訓練王府兵將的最佳人選,聽上去合情合理。”
寇準微微頷首:“那麼此事就算解決啦,無非就是請楊公子在牢裡吃上幾天苦頭罷了。回頭老夫也命手下去關照一下,不準樞密院的人胡來。”
眼見楊宗保的問題商量出了辦法,姚能終於放心,接著又問起軍糧案的事情。小王爺興致極佳,添油加醋的將朝堂發生的一切給眾人描述一遍。
楊茹聽得又驚又喜,連忙起身給趙亮施了一個萬福:“趙大哥,恭喜你啦,榮升臨安侯爵!”
姚能、李二白和蘋果也紛紛祝賀,既為趙亮加官進爵感到高興,也對他的智謀欽佩不已。
趙亮笑著擺擺手:“嗨,其實當不當什麼侯爵我一點都不稀罕,關鍵是能有機會把軍糧案查清楚。諸位不妨說說看,接下來咱們如何行動。”
李二白道:“師叔運籌帷幄,想必早已有了計劃,我等全聽您老安排便是。”
小王爺也表示同意:“對啊,王兄,還是你來謀劃吧。”
趙亮先是看了看寇準和姚能,見他兩人也贊同由他來拿主意,於是便大膽說道:“儘管軍需洩密之事,是我們臨時胡謅的,但大戰之前,仔細核查資訊保安也非常必要,所以既然陛下讓我們負責,那麼不如分成兩個部分,同時開展。”
“哦?哪兩個部分?”小王爺問道。
“一是明面上的,請殿下主持大局,會同得力人手,對宋軍整個軍需體系進行甄別核實,看看是否真的存在什麼奸細或漏洞。”趙亮從容不迫的說:“二是暗地裡的,以提刑司姚大人為主,我來從旁輔助,專門針對應天軍糧案和穆家蒙冤之事,展開深入調查。”
寇準笑道:“好,雙管齊下,裡外相應,臨安侯講的確實是穩重周全之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那我們呢?”楊茹問趙亮:“我們也想出點力啊。”
趙亮微微一笑:“二白跟著我和姚大人,蘋果倘若不急著回邊關的話,也一起幫忙。至於二小姐嘛,等會兒我們把穆家三人先從牢裡接出來,暫時安頓在天波楊府,你負責看顧好他們,千萬別被壞人給滅了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