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軍的反應,徹底激惱了聚集在山坡下的遼兵。遼軍主將眼看對方不僅不吃勸降這一套,而且還放箭羞辱,頓時被氣得七竅生煙。他仗著自己兵力優勢,完全沒有把這座小小的軍堡放在眼裡,當即命令一個小隊的三十名騎兵,催馬發起衝鋒。
接到進攻指令的遼軍小隊,一聲呼嘯,立即放開馬蹄,往幾乎有三十度仰角的坡頂殺去,而在他們身後,近百名射手同時向軍堡瘋狂的傾瀉箭雨,以便最大限度的提供掩護,阻止堡壘內的宋軍抵禦騎兵衝鋒。
一輪弓箭過後,射手紛紛停住動作,一來不想過多浪費隨身攜帶的寶貴箭矢,二來騎兵們此時也已經衝到了半坡,再往前便容易被己方的弓箭誤傷了。
眼看衝鋒的騎兵距離大門越來越近,只需要再來幾個呼吸的功夫,便能一舉闖入軍堡之中,可是就在這時,跑在最前面的五六匹戰馬忽然一陣嘶鳴,緊接著或原地亂跳,或屈膝跪倒,堪堪堵住前進的道路,頓時攪得衝鋒隊形一片大亂。
幾乎是與此同時,軍堡城牆上忽然冒出十幾張弓弩,對著正在慌亂之中的契丹騎兵一通猛射。
由於是自上而下的打擊,雙方距離又近,所以幾乎每箭都能準確的命中目標,直射得騎兵們連連驚呼,苦不堪言。
轉眼之間,軍堡大門外的坡道上便躺倒十來具屍體,無主的馬兒紛紛四處亂竄,而沒有受傷的騎兵,則手忙腳亂的退下陣來。
直到這個時候,遼軍主將方才看清楚,儘管堡壘的大門口空空蕩蕩,連個門扇都沒有瞧見,可是在土坡中段往上的一塊地方,卻密密麻麻的埋著一大堆木頭樁子,手腕粗細,尖頂朝上,一個個就好似小竹筍似的,只露出地面兩寸來高。
剛才那三十名騎兵猛衝上去,排頭的幾匹戰馬接連踏中了尖木樁,頓時驚得馬失前蹄,引起一陣騷亂,而堡內守軍則趁此機會實施反擊,令遼兵白白折損十幾名戰力。
一個手下急道:“將軍,漢蠻子狡猾,故意設下陷阱讓咱們去跳,那處坡度又太過陡峭,不利於戰馬衝刺,還是改為步戰為好啊。”
遼將聞言點點頭:“你說的沒錯,再派兩隊人,舉著盾牌徒步進攻。另外,也不要讓弟兄們再浪費箭矢了,那些宋兵躲在石頭牆後面,射了也是白射。”
隨著將軍一聲令下,遼軍調整戰術,五十多名騎兵紛紛跳下戰馬,舉盾持刀,列成鬆散的陣型,自山坡下面慢慢往上摸去。這一回,山下的射手們並沒再給他們提供掩護,而是任由戰士自己逐次推進。
令遼軍大感意外的是,堡壘裡的宋軍同樣沒有放箭,就那麼眼睜睜看著刀盾手越爬越近。不過,步兵畢竟是步兵,在這種仰攻的地形裡,完全沒有任何衝擊力可言,五十多人推進的比烏龜還慢。尤其是到了那片木樁陣地,這幫傢伙更是小心翼翼,生怕一不留神就踩到那些嚇人的小竹筍。
軍堡那邊仍舊是一片寂靜無聲,放著遼兵毫不理會,所以儘管速度不快,可是進攻一方仍舊有驚無險的不斷前進。
正當進攻的兵馬有一半人順利透過木樁陣地,準備奮起力氣,朝敞開的堡壘門洞發起最後的衝鋒時,真正的異變才終於出現。
伴隨著一陣吱吱呀呀的刺耳噪音,一個奇形怪狀的東西出現在了軍堡大門口。走在最前面的遼兵定睛觀瞧,只見那個怪傢伙底部是一扇平放的門板,門板上面摞著一大堆石塊,由幾道繩索四面綁縛固定,另外還有幾條繩子拖在石堆四周,盡頭的地方捆著大團燃燒的乾草火球。
還沒等遼兵們反應過來,門洞裡面早有七八個宋軍戰士齊聲怒吼,咬牙發力將門板帶石堆一起推了出來。大門板順著陡坡向下滑去,越來越快,最後竟然恍若奔馬一般直衝遼兵人群。由於地面坎坷不平,用來固定的繩索又不算牢靠,所以很多石塊在門板下滑的過程中,會猛然顛簸而出,以自由落體的方式飛向坡上的人群,而那些乾草火球更是恐怖,隨風飄蕩,張牙舞爪。
此時,距離軍堡大門不遠處的遼軍早已嚇得魂飛魄散,先不說飛落的石塊和火球殺傷力巨大,光是站在原地不動,被飛馳而來的門板石堆給懟上一下,那也肯定難逃骨斷筋折的厄運。
面對這種情況,根本不用別人教,最直接的反應就是轉身便跑!五十幾名遼兵高度默契,又齊刷刷的掉頭退回了木樁陣地。
如此一來,可就徹底毀了,上來的時候小心翼翼,躲開了所有小竹筍,但此刻著急逃命,根本來不及細看路面,轉眼之間便有人被木樁絆倒,接著又帶翻旁邊的人,五十多名遼兵在木樁陣地裡滾做一團,剎那間便被從後而來石頭怪物給攆上了。
正在山坡下觀戰的遼軍主將,此時徹底傻眼,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兵馬鬼哭狼嚎、連滾帶爬,被一個樣貌醜陋的石頭怪物撞得四處亂飛,一會兒功夫就傷亡慘重。
他被這一幕氣的哇哇大叫,不待那個小隊完全撤回,便又接連吩咐手下再次組織人馬,重新發動猛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遼國軍兵同樣被激起了兇性,此刻也顧不了那麼許多,甚至很多人連盾牌也不用,就那麼直挺挺的往軍堡猛衝。
這一次,堡壘之中的宋軍沒再等待敵人接近,而是早早放出門板和石堆組成的古代坦克。不過因為最大的堡壘大門已經完成使命,所以接下來的盡是些堡內各個房間所使用的小門板。好在它們數量較多,完全彌補了威力不足的缺點。
於是就這樣,一場由重力學和慣性原理所主導的“人肉對抗石頭”大戰,在三絕山軍堡外的坡道上拉開了帷幕。參賽的一方,是空有一身蠻力卻“出門外帶腦子”的遼國勇士,而另一方,則是趙亮親手設計的飛石滑板。雙方選手在佈滿小竹筍的場地上進行了親密接觸,碰撞出一個又一個充滿驚喜的火花。
經過幾輪短暫而激烈的交流,遼國勇士終於認識到了尊重科學的重要性,於是明智的停下了挑戰大自然的步伐,而他們為此所付出的代價,恐怕就只能用“慘不忍睹”這四個字來形容了。
遼軍主將忍不住心頭滴血,不到一下午的功夫,自己帶來的四百多人馬,已經有將近三分之一非死即傷,可是居然連廢棄軍堡的大門都還沒夠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