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的掣肘
王達民有點焦急,倒不是美洲的有什麼不順,而是南洋的戰事變得有些看不清了,華國在南洋已經鋪開了三個艦隊,其中還有兩個是航母群,2艘剛下水的4萬噸級的加入了第四艦隊,和第6艦隊同第八艦隊組成龐大的聯合艦隊。
但是婆羅洲的靜海餘孽就像是人間蒸發了一樣,居然在華國的監視之下,完全消失了。
要知道他們在婆羅洲可是經營了數年,靠著當年的兩艘鐵甲艦,掠奪了不少商船。
按理他們的規模應該不小,但是婆羅洲上仍然是一片原始的模樣。
他們究竟躲在那裡?這是華國的將軍們的共同問題。
"他們不可能消失,前一陣子他們還在聯絡靜海州的那些人,怎麼可能無聲無息了?"一個參謀發出了疑問。
但是事情就是這樣,沒人知道他們究竟躲在哪裡,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他們就在南洋,否則聯絡靜海州對他們有什麼意義。
"先在婆羅洲佈置臨時駐軍,加大對南洋一帶的軍事存在,多建立幾個海軍基地,全面控制這一代,不讓他們有發展的空間!"王達民也只能先這麼下命令,他現在還沒騰出空來,華國的廉政工作需要他在背後撐腰,並且還有北疆的工作需要立刻展開。
普斯羅斯的國力上升的很快,王達民需要在他們變得危險之前,先發制人。
為此在大西伯利亞地區,極地的防禦和進攻部隊需要加強,而中央的控制是至關重要的。
畢竟那是在女真族的族人中挑選的大量士兵,這些士兵的認同和忠誠是王達民要關心的事。
為此王達民在慰問的路途中度過1個月的春節後,立即將自己的行軍辦公室向北遷移,他要在未來必然發生戰爭時,在最近的地方指揮這場可能是華國曆史上最難打的戰爭。
普斯羅斯這邊,工業進展極其迅速,他們的粗鋼產量已經躍居世界第4大國,而1年前他們的鋼鐵產量還是一些作坊和零星鐵匠鋪在生產農具。
雖然粗鋼很容易擴大規模,粗狂的生產很容易造成極大的浪費,但是普斯羅斯地大物博,他們的礦產極其豐富,完全可以自給。
較長的時期他們都是用粗鋼來換取從其他國家進口二次冶煉的精鋼,但是現在普斯羅斯的第一個精鋼工廠即將落成,按照普斯羅斯的生產“熱情”他們一定會迅速擴大精鋼的冶煉規模。這意味著他們的造船和武器生產畢竟會開始飛越的提升。
這是王達民不想看到的,雖然他並不在乎多一個地盤,但是普斯羅斯的攻擊能力是王達民心有餘悸的,這個天生為戰鬥而存在的民族,必不會甘於寂寞的。
而且還有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普斯羅斯有個來自未來的穿越者,王達民不知道他究竟能夠帶來多大的變化。
王達民最擔心的就是核武器的出現,如果到時候真的出現這種情況,王達民擔心未來真的會不受控制了。
所以王達民寧肯違背初衷,也要將這個危險消滅在萌芽中。
這一點王達民也是無奈的,他的預言實在太誇張,許多國內的人都沒法理解,更何況要說服別人不發展核武呢。
怕是王達民一說核武的威力,全世界都會瘋狂的研製核武器了。
所以不能讓核武出現在這個時空之中,這是王達民首先要辦到的事,在這之前,將地球放在自己的掌控之中,顯得無比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