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列顛與華國妥協失敗,立即做出應對,對華國攻擊主線主動撤開,收縮兵力至多倫多和印第安納兩翼防線。
顯然這是打算在穩定兩翼的同時,讓華國的防禦線逐漸拉長,避免正面主力的決戰。
作為工業中心的華盛頓和紐約一線,赫伯特將匹茲堡作為拖延時間的防線。
但是赫伯特沒有增加匹茲堡的防禦。而是將手中的兩個步兵師放在了哈里斯和哈里森兩個堡壘為依託的兩哈防線。
重點是防護華盛頓,而紐約赫伯特決定交給海軍和空軍,也就是放棄了這條線路的防禦力量。
華國在匹茲堡遭遇的抵抗很輕,只是由於沒有在外圍殲滅赫伯特的主力,華國在輕取匹茲堡後,攻擊開始放慢。
馬成功將軍決定先把印第安納的4個師除掉,同時恢復和擴大底特律的機場,這個機場對於戰鬥機起降沒有問題,但是對華國的轟炸機就太短了。
戰役開始之後第11天即3月2日。匹茲堡戰鬥結束後的第三天,印第安納的防禦圈再次迎來華國的第二波轟炸。
楚王城軍用機場20架重型轟炸機已經裝蛋完畢,旁邊的還有40架中型轟炸機已經開始升空。
這支轟炸機編隊的首領當年曾經參加過對毛國登陸部隊的轟炸,手上可以說"血債累累"。現在對於轟炸他已經不再害怕,相反還挺有期待。
轟炸機在機場上空10公里完成編隊,直接向東飛去,途中從芝加哥和聖路易斯堡起飛的戰鬥機將加入護航編隊。
今日的機場有些薄冰,跑道上鋪了一層煤渣增加摩擦力。
陸曉琪少將指揮的飛機是華國平安大飛機工廠製造的第二批定型飛機,每架飛機的載彈量是9噸,按照每顆標準航彈40公斤計算,這種熊2轟炸機可以裝載46枚。
他的旁邊是中型轟炸機h11型轟炸機也不遜色多少同樣可以達到30枚。從經濟性上來講,似乎h11型轟炸機更划算,畢竟兩者的載彈量相差並不大,但無論是造價還是後續費用卻是幾何增長。
其實也確實如此,出動熊2轟炸機並不划算,因為大飛機意味著更大的燃油消耗,其次維護費用也是中型轟炸機的2倍多。
但是華國卻在加大研發製造大飛機的腳步。
原因就是h11型沒有自我防禦火力,而熊系轟炸機有自己的防禦火力。在機頭和機翼兩側以及機尾機腹下都有機槍炮塔防護。這種飛機對於成群的戰機攔截具有相當的威懾力,尤其適合遠端轟炸。
所以對於遠端轟炸時一般都會高低配合的方式進行編隊飛行,用大飛機保護中間的中型機,戰機則在外圍糾纏敵人。
陸曉琪今天的目標就是位於印第安納東面的格林斯堡,那是印第安納防線的指揮中心和一個裝甲師的師部。
有訊息證明漢密爾頓防線收縮的兵力在那裡集結,他們打算在印第安納發起一次戰鬥,以便切斷芝加哥和匹茲堡之間的通道。迫使匹茲堡的進攻部隊,停止繼續向東發動攻擊的可能,為兩哈防線部署爭取時間。
這次60多架轟炸機上面總共裝載了,足足4王達民000噸標準航彈和凝固汽油彈。
陸曉琪決定在那裡完成一次漂亮的轟炸行動。
機群在韋恩堡的上空完成所有集結,戰鬥機在佩恩之後陸續加入了叢集編隊,從天空看上黑壓壓的一片烏雲,遮蓋了太陽,讓地面顯得更加寒冷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