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隨著阿戈斯蒂諾命令下達,美加國北方艦隊開始進入戰鬥模式,作為最主要的戰力科諾號毫不猶豫的將戰艦側面運動,以便他的12門主炮全部可以進行攻擊。
而起側面的防禦則交給了,帝斯曼號重巡。
敵人潛艇離開攻擊位置,聲吶顯示這艘潛艇一支在往北運動,看來是打算提前離開交戰區域。
但是來遠並未放鬆,相反他們全部船員神經立刻緊繃起來,因為敵人重型巡洋艦帝斯曼號開始向他靠近。
威爾士海灣遠沒有布克西亞灣寬闊,敵人選在這裡交戰也是考慮到華國戰艦的速度普遍比歐式戰艦速度快,在狹窄的海灣裡可以很好的限制對手。
不過率先開始交火的卻是兩國的主力戰艦。
並且是華國首先開炮。
中山號並不打算和敵人比火力,相反始終保持著直行的方向,這雖然損失了一門後炮塔的火力,但是也同樣減小被側面擊中的威脅。中山號的主炮第一時間鎖定對手的艦橋位置。
第一主炮的一座火炮突然噴發出一股硝煙,炮彈呼嘯著落向敵艦方向。但這只是試射,第一著彈點就在敵艦斜行的艦身不足10米的位置,巨大的炮彈落下時濺起的水柱衝向該艦,可以清晰的看見艦身被海水沖刷甲板時從船舷上留下的水流。
這一炮果然不出阿戈斯蒂諾的計算,華國的戰艦精度真的越來越高了。
接著科諾號也進行了射擊,但是明顯沒那麼準確了。
阿戈斯蒂諾當然知道不能和華國的艦炮比拼,他不斷讓部下進行機動航行以增加華國艦炮的計算誤差。
第二炮速度非常快,幾乎就在科諾號進行規避航行的一顆,就開始了密集的射擊。中山號的艦炮都已經實現單獨的計算機控制,這也是得益於電子技術的突破,使得計算機的體積縮小了千倍。現在整個戰艦都已經實現了高速計算能力。
阿戈斯蒂諾顯然還是低估了華國戰艦的艦炮水平,如果璐公港炮臺提前1天拿下,我相信阿戈斯蒂諾一定會重新評估自己海戰計劃的可行性,不過現在他也已經開始後悔起來。
第二輪艦射火炮,雖然只有5發,但是其中有2發都命中該艦。
一發沉重的炮彈直接命中艦橋部位,將科諾號的老式天線雷達真個摧毀,艦橋被炮彈碎片打得滿目瘡痍。
另一炮攻擊位置雖然偏了點,但是也將後甲板的第二主炮打得徹底趴下。
這枚炮彈就差一點就掠過艦身,飛出艦身外,但是後主炮似乎出現了故障,沒有轉過炮塔,炮彈被巨大的炮管勾住,發生凌空爆炸,整個塔被高溫烘烤的變形,甲板的滅火人員澆注的冷卻水,升起了濃濃的白色水霧。
喜歡鐵甲騎兵請大家收藏:()鐵甲騎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