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爾維爾攻防戰中)
約翰“領悟”的關鍵點就是,第9師的位置擺的不對,他應該在自己第一師的前面吸引住北線的敵軍,而他的第一師,才應該是和敵人主力在正面決殺的部隊。
但是現在問題是不能輕易調動攻擊位置,否則必然會露出第一師在石丁外圍的軟肋,到時一旦華國的直升機衝進炮團,損失不堪設想。
失去了炮團的火力輸出,想啃下眼前這塊又臭又硬的石頭,更不太可能實現。
所以第一師不能動,決不能動!
既然第一師不能動,那麼不重要的第9師就必須要動。
約翰下令第9師在東面留下一個旅,其他的部隊立即向第1師靠攏,承擔起“助攻“的任務。
只是約翰沒有周到考慮第9師的實際情形,如果是在自己的防線上別說一個旅的兵力,就是一個團也足夠暫時確保不失,但是現在是在進攻的狀態下,如何讓該旅在原地駐守。
第9師的師長考慮後認為,約翰是不會聽他解釋的,於是他讓留守的這個旅,悄悄向後撤退2公里,避開敵人重炮的精確打擊。
這個決定並沒有多大錯誤,只是退後2公里,類似重振旗鼓的距離,可以保持威懾的同時,積攢士氣。
只是無論是約翰還是第9師的長官們都沒有考慮到2公里,究竟是多少算2公里。
離開敵人前沿陣地是兩公里,離開重炮的射程也是2公里,但是其中的差距得有多大?
留守的這個旅的長官很自然的認為退出火炮射程之後的2公里才是安全的距離。
於是東面美加國軍隊進攻陣列奇蹟般的露出一大塊缺口出來,
陳李凱的第四師也是有坦克的,但是一直沒用,就是因為敵人的火炮推進的太快,使得華國的戰車始終在敵人炮火的攻擊範圍內。
而現在突然出現了一段真空,陳李凱立即命令戰車團立即出動,目標不是趕往第1師的2個步兵旅,而是第1師指揮部駐地萬達利亞。
另外他自己親自帶著1旅加2個團從防線越出,開始組織進攻包圍的敵第9師第三旅的防線。
約翰的指揮部萬達利亞,他的下面就是第9師的大營,中間隔著一個湖泊就是森特勒湖。
而退守的這個旅的位置現在正好將中間森特勒湖給露了出來,華國有了可以向萬達利亞透過的走廊。
當坦克沿著森特勒湖向萬達利亞突進時,這個旅的守軍這才意識到自己犯了一個大錯。
但是面對坦克和步兵的合作推進,他們根本沒機會阻擋敵人的步伐。
並且該旅還被徹底與大軍分割開來,一支部隊正在包圍他們,另外在下方門得賽前2000人正在襲擊側翼防線,使得他們根本沒有兵力發動阻擊戰。
陳李凱把握的時機非常精準,正是第9師向北面運動的當口,當告急電訊發給該師時,他們中間已經隔著那條狹長的森特勒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