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加國此時有80輛履帶式車已經過河,河的另一面還有50多輛以及4輛重型戰車。
敵人指揮官起初還以為又是敵人的騷擾,但是不久就得到報告。華國在河的另一側有重兵埋伏,而且在視線盲點挖了一道深壕,裝甲車過不去。
指揮官詢問有多寬和多深,敵人火力如何。
前方戰車表示有半個車身那麼寬,裝甲車履帶短陷進去爬不起來。坦克可能行,也可能不行,溝挖的太深了。
敵人火力現在發現有火箭彈和加農炮,火力非常密集,13輛戰車已經損失,到現在為止還沒有發現有榴彈炮。
現在沒有不等於等會兒沒有,榴彈炮這種用法靈活的武器一定有。
這一點都明白。
面對這種情況,敵軍指揮判斷很正確,加速過河。命令已經過河的裝甲部隊,快速突擊。至於壕溝,用戰車填坑,一輛不夠就兩輛。
一定要在最短時間內突入敵軍火力陣地內,使敵軍榴彈炮不敢向渡河點瞄準,從而失去伏擊的作用,當然如果他們不顧己方士兵的損失,那也只能感嘆敵軍毫無人性了。
不過華國人不會這沒做,這一點同樣都懂。
敵人指揮官的計算很完美,活活枝幹沒想到敵人如此當機立斷,不顧裝甲車輛的損失,直接朝著主陣地撲來。
一旦這裡被突破,伏擊立刻會破開,形成最麻煩的分割狀態。兩邊的友軍都會顧忌自己人反而會被敵人注意擊破。
很明顯活活枝幹所有的伏擊陣地的選擇都是基於一個情報,敵人的戰術非常遲緩,斥候緩慢,突擊也很緩慢。
原本以為敵人會讓坦克先過河,然後搜尋,那樣等他們慢騰騰的發現華國伏軍時,榴彈炮早已覆蓋過河的敵軍。
現在敵人不但速度起來了,而且小半沒有過河,在河對岸只有安排了一個連的人,而且為了不讓敵人發現離得很遠,他們突破不了敵人的炮火阻擊。
“命令蓋子立即開火,目標壕溝前面,飽和攻擊。“時間不容他再考慮,它只能放棄攻擊渡河點的機會,選擇保住主陣地。
“是。“
“陳李凱你帶三營立刻去支援蓋子他們,務必不讓敵人靠上去。你懂我的意思吧。“
“是!“
陳李凱沒有多說什麼,立刻帶人出發,這將是一場殘酷血戰了。
榴彈炮營一共22門重炮,早已待命,收到命令後立即向主陣地前方的壕溝處發動猛烈炮擊,敵軍30輛裝甲車中彈連連,中彈者無不當場癱瘓。
但是敵人的戰車速度快,而且分散,炮擊雖然也打中不少,可惜還是有不少將前面的被擊中的裝甲車推入坑內,自己踩著小夥伴的屍骸趟過壕溝。
炮擊也炸塌了不少地方,使得原本可以阻擋的敵軍步伐的壕溝變得平坦起來,履帶車輛的爬坡能力在此時也凸顯出來。
敵人大約還是有17輛裝甲車衝過了壕溝,繼續向主陣地發起衝擊。
於此同時,敵人指揮官獰笑著命令30輛裝甲車向暴露的榴彈炮陣地發起衝鋒,同時為了不讓主陣地緩過氣來,他又往正前方的敵軍主陣地派出20輛戰車。
30輛裝甲車現在已經完全沒人盯防,向左側快速撲來。
這正是活活枝幹擔心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