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無惡不做形容這支部隊一點也沒有貶低他們。
這麼做雖然殘忍,但是當看到被殺的孩子身上綁縛的炸彈,以及婦孺端著刺刀衝過來時,你就會明白戰爭尤其是開疆拓土,從來稱不上正義和王者。
但是靜海國害怕了,他們在首都附近只有三萬多人,根本不足以抵擋華國的進攻。而他們的十萬大軍被困在大山裡沒有任何補充,想靠著山嶺間出產果腹時,他們才發現十萬大山裡居然找不到足夠的食物。
華國在這裡經營5年並不是做的無用功,山中可食的食物來源早被清理的差不多了。
唯一被認為可以嘗試突破的,是陸戰隊那個方向。靜海國嘗試前後夾擊,企圖突破老寨營房防線。但是被陸戰隊狠狠地頂了回去。
那個被認為舒適無比的,華國軍營。在拆除了兩棟宿舍營房之後。人們驚奇地發現,這個原本不太重要的據點,突然之間變為防守十萬大山方向堅不可摧的堡壘。
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在下龍灣不斷的有華國援軍抵達。形勢變得越來越對靜海國不利。
靜海國召開了一次緊急會議商量是投降還是繼續抵抗,以及如何抵抗。
陛下,這是華國的圈套!毫無疑問,他們早就謀化已久。陸軍元帥阮阿成爆口道。
阮將軍此事已經不用多言了,我們都清楚。文臣首傅大臣黎政勸道:“將軍現在怎麼辦吶?”
陛下,我們還有機會,在印度還有聯軍60萬人,他們只需要10就可以全力趕來,我已經發電求救。
這話一出,文武臣下全部噤聲,這阮阿正可真是和吳國篡位者李單義的“好兄弟”,這是打算步他的後塵嗎,居然替皇帝做主了。
靜海國皇帝是靜海國土著中原來一支強大部落的首領,成功推翻了漢族越國後裔的控制後,宣佈自任為靜海國皇帝,但仍然用著原來的國號稱自己為越皇。
華國為了區分和越國不同,歷史書中稱其為南越。
南越皇帝就是一個土包子頭頭,什麼都不會,不過他卻知道漢饒知識和技術非常有用,在殺了一批漢人後,又對另一半漢人非常重視,給了非常好的條件,讓他們建立他們自己的文字和語言,又學習漢族的政權和制度。
儘管這些制度看上去還是那一套,君權授,地君親師的老一套,但是確實對靜海國非常適合,使得靜海的實力突飛猛進。
當然這麼一來對於一些也有想法的一起起家的其他部落首領就不樂意了,這是硬性規定寥級制度,讓其他人不得不低頭。平時倒的確壓制住了這些桀驁的部落首領,但是現在不同了,兵權在手的阮將軍是目前京都地區守軍的主將,在十萬越皇的嫡系被困山中的情況下,阮如果想學李單義,的確不是難事。
(本章完)
喜歡鐵甲騎兵請大家收藏:()鐵甲騎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