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華西軍這支處境不妙的裝甲師的是當年璐王,也就是現在的璐公爵手下的7虎將之一。原本是10人,小九被王達民拐跑了,另外2個被清除了。)
得勤手下有十五輛坦克,35輛輕型履帶裝甲車還有300多輛輕型履帶車輪複合型運兵車。
算得上是一支強大的裝甲師團,正是這支鐵甲騎兵師橫掃土庫曼坦眾多部落。使得他們僅僅只有12,000人卻控制著15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得勤和他的手下一路掃蕩,抓了許多的土庫曼坦部落的俘虜,強迫他們建造成海要塞。這個其實就是一個土圍子,僅僅遮擋風沙而已,對於現代戰爭,這玩意擋不住一顆炮彈。
“要塞”建成之後,形式上就像不列顛人一樣,對周圍的600公里土地形成威懾。不過這只是第一步,真正的征服才剛剛開始。
俘虜們被看押著沿裝甲師進攻路線開始開闢簡易公路,以便大部隊能順利前進。
大菠蘿國與華國新的殖民地,已經接壤,如果算上裡海那一片唾手可得的地盤,華國也已經直面普斯羅斯那支留守的部隊。
不過華國目前不會再向西前進,花勒子的大沙漠是避免華國直接與瘟疫傳播最好的隔離帶。
但是華國人不動,並不意味著戰爭不會爆發,恰恰相反對於吃掉這支主力部隊,三個國家默契的開始集結兵力。菠蘿國在他們的邊境線上集結了15個師,其中有4個裝備了自己設計的裝甲車,這種裝甲車取消了華國的載人車廂,體積小,速度快,有一門95毫米火炮。有點自行火炮的架勢。目前已經查探到的有350輛,具體到底有多少數量還不詳。
另外無護甲的卡車有千輛之多,這種馬力強勁的貨車可以牽引重型火炮,一日夜行進800公里。
很明顯華國的內燃機技術,已經不是華國獨有。至少毛國和大菠蘿已經有了突破,並且具有量產的能力。
普斯羅斯已經派出增援部隊,經過那麼多天的“觀察”,派往原韃靼國的隊伍確認並未感染病毒,普斯羅斯自然願意給未來的強敵製造麻煩,他們雖然國力不強,但是軍力卻是數一數二的。
與契丹達成條約後,主力軍團迅速調往裡海,在花勒子境內毫無顧忌準備的集結12個師30萬人。其中有10萬是裝備了馬槍的騎兵。
不列顛方面兵力是最弱的,他們在印度半島一共就一個師,不過他們控制西印度的軍隊,以及東印度的輿論。
在大菠蘿的幫助下,西印度組建3個印度師,這些人就是拿著槍的農夫,能不把槍對著自己人射擊就已經謝天謝地了。這支印度軍純粹是用來當炮灰的。
東印度出動的人手是所有國家裡面最多的,有近200萬人,別誤會他們可不是軍隊,只是農夫,手上除了農具什麼也沒有。
除開這些農夫不談,三國聯軍人數達到百萬之巨。
而他們的目標成海軍團只有1萬2千人,哪怕他們的裝備再好,人員素質再高,可彈藥總是有限的,而且他們是裝甲師,沒有補給燃料,他們就只是普通士兵,甚至還不如。
得勤得到的命令是原地駐守。
地利人和都不佔優的情況下,面對即將壓上來的百萬大軍,原地駐守,這不是開玩笑嗎,參謀部準備放棄救援這支孤軍了?
棄子?
沒有人會這麼想,原因?很簡單他們的開國皇帝,從沒有發生過放棄一支軍隊的事情,他手下的將領都是他理念的忠實執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