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布徵司府內,李嗣源的聖旨比範延光先一步出了皇城,到達此地。同來的還有傳旨的小德子和內務省的宦官。
接旨的曹有才心中咯噔了一下,結合府內守衛通報,近日府衙周圍出現一批陌生人,彷彿監視著這裡。
“快,備馬。”曹有才急忙吩咐家丁。
曹有才是文官,平時坐轎。但這會兒顧不得了,慌張的騎馬趕到皇宮,求見曹太后,這一幕被李嗣源和張敬達瞧得一清二楚。兩人相視一笑,最後一絲萬一也徹底消失。
不管曹太后如何應對,王達民這邊只能依照掌握到的情報進行應變。
現今酒坊規模擴大了十數倍,仍然無法滿足市場需求,甚至連契丹人都慕名前來訂購。
三娘很懂規矩,這事已經不是能她經手的了。老蛭很想拿下這筆買賣,契丹人給的價錢很高,但怕王達民不高興,就來詢問王達民的意思。
王達民奇怪的看著老蛭說道:“賣!為啥不賣,這是往契丹人裡揉沙子的好機會,以後不光是契丹,吐蕃、丹東、高麗,倭國都賣,我們東西賣到哪裡,情報就做到哪裡。”
現在酒坊正式起名為五糧液集團,名字大氣傍徨可惜後面得加上小鋪二字。沒辦法士農工商,商人地位最低,必須加上小鋪字尾。
黑子那裡王達民給派去了兩個助手,配合黑子準備在那裡興起一個全新的宗教,基督教。完全抄襲基督教義。王達民相信不用一年,這個宣揚一神論的教義會在中原紮下根。順便一提,王達民是真正的基督教徒,作者是什麼神好,就信什麼神)
軍隊方面劉剛已經進入角色,高強度的特戰訓練使農民兵初步有了現代軍人的影子,服從,無畏,團結是劉剛按照王達民的要求始終在灌輸的三個思想。
情報方面王猛不負眾望,在各地建立外圍情報收集網路。外圍人員不接觸集團核心,只單純負責收集情報。即便出事,也無法順藤摸瓜查出其他人。至於核心,仍然以各地新建的集團店鋪為主,暫時由店鋪掌櫃兼任,將來會派送受過王氏洗腦法的情報員專職負責。
防衛上就有點不夠了,集團實在發展太快了,黑魚無論如何也跟不上步子。只能將許多店鋪託給當地行會照顧,集團付給相應報酬。這倒是催生了不少保安行的誕生。
教育研發上,趙三在收羅的孤兒中選了30多名孩子教授拼音,李白和他的弟妹也在其中。是的王達民已經“發明”了拼音,當然對外稱是趙三想出來的。
終於來了。
這一日,平安城範二孃的望仙居,迎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陪同的是洛陽的大豪商李錦。
客人不說話,李錦開門見山,要求增加一倍進貨,並且主動提出將其中關於不能按合同條款完成的一切賠償條款取消。條件只有一個第一批貨提前兩天也就是六天後交貨運出,後一批貨在之後的兩天內出貨,也就是說在七天內至少交付兩萬斤烈酒到布徵司衙門,第二批貨物的地點到時通知。
雖然交貨期很趕,但是買家主動提出不用承擔違約責任。也就是說即便不能按時完成要求,賣家也沒有藉口要求賠償,並且如同上次一樣先錢後貨,十萬兩當場支付。
條件實在吸引人,但二孃怕還有陷阱。於是跟來人說明,自己並非這酒的第一供貨人,而是另有其人。如果不介意的話,請他過來詳談,畢竟賣多少酒的主人說了算。
客人表示理解,原先就是衝著他去的,能不瞭解一下對方底細嗎。只可惜王達民這幫人彷彿憑空出現,官面上記錄王達民一夥是從河東遷過來的破落家族,派人去原址調查是確有一劉姓破戶,年前失綜據說是跑往吐渾,但半道掉頭南下也說得過去。
後來的情況,並無什麼突出異常之處。硬要說的話就是劉姓人並不是主事之人,真正主事的是個十五歲的少年。但這也沒什麼多特別,許多世家公子,王府乃至外族王子在內地建立分支家族,尋常之極。只要按規矩來,也不舉棋去洛陽吶喊抗議之類,誰也不會管。
王達民這會兒早已接到訊息。雖然王鵬建立情報網才短短半月,但平安城任何一點風波,只要王鵬覺得有必要立即記錄在案,以待王達民查詢。
待夥計說明來意,就立即讓老蛭代表他去談判。他結合洛陽傳回密信,不難猜出曹大人打的什麼主意。要等的就是這人的到來。
雙方都別有企圖,一番磋商後很快達成一致,老蛭按照王達民的要求痛快答應增加一倍供貨,曹府以官府名義出具給王達民的酒坊優先購糧用於釀酒的許可。
雙方都滿意這個新的合約。曹家管事稱馬上回去稟告,並答應第二天將購糧特別許可快馬寄回。
範二孃不得不佩服王達民的商業談判能力,只這一紙許可書便可抵白銀十萬兩。對方彷彿還怕他反悔一般立即答應。
今後王達民在內地購糧上幾乎是拿到了尚方寶劍一般,各州縣怕是巴巴的上趕著出賣手上糧草。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王相公,似乎早已預料到這一局?”來到二孃的密室後,範二孃羨慕道。
“二孃,咱們的大事已有六分成功,接下來就是全力掌握曹府接下來動向,你讓範哥出動全部人手打探曹府人手調動,特別是李從珂的神武軍的動向。必要時可以通知張敬達讓他牽制李從珂。”
“王相公放心,這次我大哥能夠脫出困境全賴你的妙策,我范家必定全力以赴促成此事。”範二孃很乾脆的說道。
“好,哈哈,只要弄清曹府手腳,這事就是九成把握。“王達民愉快而自信的說道。
昨日王達民即以下達數條命令:讓劉剛立即調出四十人,一人雙馬趕往梁山接手范家第一批交付的產業,特別是一個瓷窯;二者令趙三同往梁山,利用瓷窯燒製一批秘密武器。同時立即將起運一批王氏酒坊特製的酒罈運往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