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腳
範小晦出門而去,範二孃還是不放心,畢竟是批陌生人不放心是自然的,又吩咐幾人暗中盯著。
另一邊王達民與劉剛從後門走出店外,劉剛便低聲問道:“這娘們似乎猜到我們的來歷了,會不會告發?”
王達民回道:“確實不難猜出我們的根腳,但告發不至於,一來根本不知道我們同伴的落腳處,二來幹他們這一行的信譽比什麼都重要。最後一點這二人可沒那麼簡單,這酒肆雖然不大,但店內來來往往的人沒一個敢撒野的,可以想見這母夜叉的能量必定不小。這種人沒必要得罪一個不明的勢力,當然也不怕得罪一個勢力。”
二人又繞回到酒肆內,坐在板凳上等候。不久出門去打聽情況的王鵬又回來了。王達民與王鵬聊了一會兒,便見範小晦出來。
四人也不再多話,由範小晦帶著前往牙行。一路上王達民提了些對於產業的要求。雖有些奇怪,但範小晦業也沒多說什麼。
牙行內也沒什麼人,這也正常,就這麼大點地方哪可能有什麼事情,又不是後世辦產證還要排幾個小時隊。
範小晦作為見證人,一起去城西看了靠著小河的一塊地,王達民當場拍板以一千一百兩地買了下來。
這塊地接近十頃,如果不去看其中大半的石灘地,這個價格是極其低廉的。這是王達民的第一要求,就是要大。
但是這塊地能種出糧食的地方確實是太少,就算朝廷對這種地只收半稅,一年的產糧都不夠繳稅的。
這片糧地還不能和石灘地分開,否則石灘地一不能種植,二不能放牧,誰肯來買。就是這樣,還是無人問津,平安城可有不少類似的地塊。要不是王達民沒錢否則想全買下來。對於別人來說是不能派用處,可對王達民來說這是塊寶地。
得到這塊地後,王達民對於未來發展規劃終於不再是紙上談兵了。
種糧食肯定是放棄了,王達民也不去驅趕那在自己的產業上的開荒人,只是警告他們這片地有主人了,他們種的地這批收成過後就不可以再種了。其實秋收已過,早沒了作物,王達民此舉可是為了其它目的。
不多久劉剛就帶著全部人馬貨物過來了,大傢伙望著一大片土地。每個人的心中擱著一捧火,他們要在這裡建造自己的家園,把自己的親人接過來團聚。
範小晦依約帶來了處理軍馬標記的匠人。
王達民又請範小晦找來工匠,由自己人打幫手,開始建造居住房屋。計劃裡要在一大片河灘地上建起至少要200戶的院落。灘地上的石頭,王達民讓人堆在一起,以後要派大用處,眾人雖不解但是照做。
待分派的人手到齊開始工作之後,又使喚範小晦帶上趙三和王虎和其他2個兄弟去採買日常用品。
王達民當天一合計,2000兩就只剩下不800兩了,必須馬上弄個賺錢的買賣,先撐起這段日子。
晚上木匠停工回去了,大夥暫時就住在自帶營帳中。採買的人回來,帶來了食物,眾人終於能安心的飽飽吃了頓飯。
現在大家也是有了地方落下戶口,暫時都掛在“大地主”劉剛的名下,成為劉剛名義上的佃戶。在唐也算是有了合法身份,其實對大部分人來說有沒有身份真心無所謂,這時節多的是隱匿的黑戶。當然王達民這樣做是為了將來考慮。
等到大家吃飽了,王達民招呼眾人圍坐大帳中,看著眾人滿懷期望的眼神。王達民頭一次感到了榮耀和責任:“諸位,如今我們也算有個棲身之地了”
“好!”
眾人轟然叫好,連範小晦也被感染到了,範小晦與王虎年紀相近,兩人又一起採買東西,聽王虎講訴一路過來的經歷,特別是那水淹七軍的橋段,不由得血脈僨張簡直比王虎還激動,每到緊張關鍵出總是屏息駐足。他自己要求留下陪同大家,王達民因為還有事要請他幫忙也就沒推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