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沙漠粘合劑由於限制頗多,只在大城市邊緣的沙漠有少量應用,並沒有推廣開來。
但經過毛烏素沙漠一事,幾乎所有人都把目光聚焦到於教授研發的這個“沙漠粘合劑”上面,網路、媒體更是熱鬧非常。
突如其來的狂熱追捧,倒是讓于堅教授有些受寵若驚。
畢竟他自己清楚,倘若沒有足夠的供水,沙漠粘合劑的意義非常有限,當不起那麼大的名聲。
但媒體卻不管這些,只一個勁地猛吹,彷彿不把于堅教授說成當代愛因斯坦,就誓不罷休。
像今天,「陝改委」部分委員在毛烏素沙漠考察的時候,一大波媒體又是聞訊而來,忙不迭地進行各種採訪。
於教授自然還是媒體聚焦的中心,面對眼前一眾媒體的問詢,他也不得不應付幾句。
“於教授,請問「陝改委」是如何聯絡到您,並將沙漠粘合劑c作為沙漠一次修復的核心呢?”一個記者拿著話筒問道。
於教授十分坦誠地說:“前不久林主任和我說,「陝改委」希望能夠用沙漠粘合劑對毛烏素沙漠進行一次修復,化沙為土……”
“當時我對此還不怎麼了解,秉著實事求是的精神,就和林主任說,我說你們另請高明吧,c沒有你們想得那麼神奇。”
咔嚓咔嚓的照相聲此起彼伏,記者插了句又問:“您太謙虛了,為什麼會這麼說呢?”
于堅教授擺了擺手:“我實在也不是謙虛,沙漠粘合劑對水的要求是硬性的。而眾所周知,沙漠問題的根源就是缺水。”
“倘若沒有永珍實驗室以及瑜林市「人工影響天氣辦公室」實施的降雨,c不會發揮那麼大的作用,我只是做了一點微小的工作而已。”他緩緩說道,語氣十分平和。
記者緊跟著又追問:“那麼請問,「陝改委」具體是如何實現在陝北高效降雨的呢?”
於教授扶了下黑框眼鏡:“這個,很抱歉,我只能說一句無可奉告了。”
“於教授!請問……”
“於教授……”
于堅教授吸引了記者媒體的火力,「陝改委」的其他考察人員才得以較為順利得展開考察工作。
這次活動委員會還是比較重視的,就連剛剛在省委忙完工作的章士侯,此時也過來,跟著眾人一起在毛烏素沙漠考察。
章士侯俯身按了按地面,不由說道:“這個沙漠粘合劑,作用還真是神奇。一轉眼,沙漠就變得和黃土地差不多了。”
林寒點點頭:“是啊,只要再進行二次修復,補充土壤有機質含量,瑜林的荒漠問題就算徹底解決了。”
章士侯站起身,拍了拍手:“對了,你之前不說增雨並非長久之計,治理黃河才是根本嗎。”
“關於黃河治理,你現在有什麼想法沒?”
喜歡環保大師請大家收藏:()環保大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