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與毀滅一樣簡單,阿喜在執行了吳行風的命令後,回到神諾斯星雲。
“這個世上從來都不需要憐憫,悲壯與慷慨不屬於任何高度文明具備的發展方向,甚至會因為核心精神錯悟這種導引,而導致滅絕。”見阿喜回來,吳行風主動說明他的心境走向。
“以人類而言,生死無常,一切窮極必反,物盡其擇,尊卑有序。以神級文明而言,只有前行發掘,刨根問底,堅持不懈,毀滅與消亡處於同一標準,他們的發展才有望看到更深的宇宙。”吳行風主動開口,令阿喜很是感動,她沒想過吳行風會以這般坦誠的心境去為她解惑。
吳行風是虛無宇宙的神,他的任何言語舉措都是一個文明發展的導引,他有資格輕意毀滅他創造的世界,也有資格訓斥不尊神靈,自以為是的種族。
這與殘忍好殺無關,任何違揹他意志的世界,作為創世神,他有資格進行清理,不需要別人的意見,只憑自己的喜好。
女媧笑容依舊,不論吳行風做了什麼,她的立場永遠是堅定的,此前發生的一切皆被她看在眼裡,世人都以為創世神是仁慈的,實則這是他們的誤區。
但如果僅以此事就斷定創世神是喜怒無常,患有道德潔癖的神人,也未免太過於片面。任何事都有兩面,這是世人的認知,神人看的只是平衡,沒有對錯,所謂的兩面是對世事的一種態度。
態度往往是由人的性情投射後產生的情感篩選,認為有趣的,符合自己口味的,對當下場景有益,且能起到積極作用的,便是對的。
若是有別於當下環境,違背了個人意願,與自己的情感有駁,認為沒有實際作用,並消耗資源,毀滅他人意志,無法透過盈利為這一事件挖掘出價值的,便認為是錯的,是負面的。
這種分析處於凡夫的思維模式,神人不會以對錯來決定一件事的走向。
神人只講平衡,往小了說,是對眾生無常生死的平衡,往大了說,是對宇宙運轉的平衡。
吳行風不但是神人,還是創世之神,他的思維邏輯不知要高出世人多少,他所站在的角度,面對的世態,又不知涵蓋到了何許境地。
世人常以糊塗形容那些世俗高人,不沾邪惡,不近煙火,不以色相,不視對錯,表面上看沒什麼毛病,但越是深究其理,越是迷茫不清,道基不堅,心氣不淨,道不可成。
國人講道,道就是一條路,眼前永珍駁雜,繽紛炫彩,是道上的風景,而不是用來分辨對錯,感悟人性的偏方。
這一誤區,不知耽誤了多少一心向道,卻終難步入道門的修道之人。
什麼是道?
道就是方向,人人都照過鏡子,卻很少有人用鏡中的自己去看現實中的你。
鏡子裡的你,就是你的道。
在吳行風愣神的這一空檔,阿喜與智子攜手去了一個地方,當她們回來的時候,手上已經多了一樣東西。
正是第四尊開陽鼎。
看到開陽鼎,吳行風有些驚訝,未等他開口,阿喜主動彙報。
原來,阿喜向智子講說了三角形器物後,智子透過宇宙文明的元素列表推演出了可能進化成三角形器物的某一文明所在的時空。
她們的運氣很好,透過時空之眼,出了虛無宇宙後,駕駛著改進後的星系飛船,很快發現在大天宇宙一千三百二十光年外的一處星系雲團裡發出了三光天域。
三光天域是智子為其命名的宇宙,之所以叫三光天域,是因為智子發現這一宇宙具備的文明已經達到了龍族文明的水平,使用的能源既然是黑環基安。
黑環基安是克拉斯文明透過對宇宙中黑暗區域的壓縮後,提煉的一種永恆能源,這種能源只要使用上,幾乎不會枯竭。
這是一種對黑暗時空壓縮後,提煉的能源,每百萬光年距離的黑暗時空在壓縮後,只能提煉出一微克拉。
一微克拉的能源質量能給一個宇宙提供一百萬年的純淨能源,這對於神級文明而言,簡直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對於龐大無邊的宇宙而言,一百萬光年的距離,好似一百萬粒塵埃,根本不值一提。
克拉斯文明曾經成功的提煉過一微克拉的能源質量,而三光天域在這一技術領域要更加成熟。
他們提煉出了三微克拉的能源質量,透過這一神奇發現,智子驚訝的將這一神級文明命名為三光天域。
“你們是如何找到的第四尊開陽鼎?”儘管在聽了阿喜的彙報後,吳行風可以理解,但依然對智子的能力產生了好奇,並非不信任智子,而是對智子所掌握的力量大為驚歎。
“大人,我們在一處科研基地發現的銅鼎,當時三光人正在解讀上面的資料,試圖複製出另外七個鼎。”智子指著桌上的開陽鼎說道。
“你確定他們是想複製開陽鼎?”智子的話提醒了吳行風,既然他在尋找可以殺死尊來聖人的兵器,那他也一定在尋找可以殺死他的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