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山海經》記載,西海之南,流沙之濱,赤水之後,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崑崙之丘。
山中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處之。其下有弱水之淵環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輒然。
有人戴勝,虎齒,有豹尾,穴處,名曰西王母。相傳,西王母,人頭豹身,由兩隻青鳥侍奉,是道教正神,與東王公分掌男女修仙登引之事。
此山萬物盡有。
崑崙之丘又稱崑崙虛,崑崙虛高一萬一千一百一十四步二尺六寸,山巒疊嶂,重重深遠,共有九層之數,望不可及。
三清之一,闡教教主元始天尊的道場玉虛宮就坐落於崑崙山內。威嚴清明,正氣龐然,自古就是道家重地。
《淮南子》記載,崑崙虛上有大稻子,約有四五丈粗,在它的西邊有珠樹、玉樹、璇樹、不死樹,還有鳳凰和鸞鳥。
關於這些記載,吳行風在後世典籍上都曾經讀過,虛虛實實難辨真偽。不管傳說是真是假,崑崙山確實有神異之處,離崑崙尚有一千里,吳行風就感覺到有股無形氣場籠罩著神秘山體。
智子一副忍者打扮,開衩的裙襬直到大腿根部,時不時露出那抺寒冬裡的雪白,吳行風有些看膩了,讓智子換套裝扮。
智子搖身一變,化作民國期間站街賣身的窯姐打扮,對著吳行風搔首弄姿,挑眉擠眼。吳行風憎恨皺眉,智子立刻又換了身貴妃裝扮,裹住胸前半邊江山,雪國紛飛秋打緊,念念春光路回熒。
吳行風還是不滿意,智子再變,這次變成了遠古女性,上身只有幾片樹葉遮擋,肌膚黝黑,腰間繫著獸皮,一雙皎潔的明目正怯怯的打量著吳行風。
“你還是變回來吧!”吳行風意興闌珊,還是忍者看著舒坦。
智子這次沒聽吳行風的,她變成了一名大唐女將,身披血紅戰袍,英姿颯爽。
吳行風想到了後世《金縷曲》中的一段話,一領錦袍殷戰血,襯得雲鬟婀娜。更飛馬桃花一朵,展卷英姿添颯爽,論題名愧殺寧南左。軍國恨,尚眉鎖。
“大人,這身裝扮如何?”智子微笑。
“還行,其實你可以在忍者服飾上稍加改善。”吳行風回以微笑,手指前方崑崙虛頂。“那處閃著金光的便是崑崙神邸,六道神邸各有神將一員,妖王盜走的雙生神將就出自人族。”
智子點頭,指著崑崙山東北角一處方形崖壁說道:“克拉斯文明的飛行器就被埋在那裡。”
吳行風以為火神娘娘會把飛行器埋在崑崙山裡面,沒想到會是外圍一千里的地方。
崑崙山有股無形屏障,當年火神娘娘應該也察覺到異常,故而將飛碟殘體尋了處隱秘之所掩埋。
目測之下,智子所指的方向離此不到二百里,二百里不算遠,但在無形氣場的影響下,吳行風的行動受到限制,但對智子無效。
智子揹著吳行風,幾個閃身就到了二百里外,吳行風頭一次被智子馱著,感覺很奇怪,智子身上的體溫與正常女子無異,肢體接觸後,沒有任何不適。
“大人,這裡的磁場對修行中人會有影響。”智子指著前方,還有不到八百里的崑崙山,皺眉說道。
吳行風催發靈氣,掐指捏訣,閉目感知後,微微皺眉,正如智子所說的那樣,離崑崙山越近,他的修為越被壓制。
是什麼力量導致修行中人受到壓制,吳行風百思不得其解,目光上揚之時,太陽已經偏西。
“修整一夜,明日再挖。”
智子領命,打量四周,發現沒有避風之處,走向崖壁斷裂處,揮拳就是一擊,斷裂處受到重擊,脫落出一道一人寬的口子,智子對內部進行了清理,一處簡易的住所,暴漏在吳行風眼前。
吳行風滿意點頭,年後氣溫依然寒冷,崑崙山一帶受無形屏障壓制,修行中人所攜帶靈氣只出不進,如果遇到強大對手,是極為危險的事。
靈氣護體,需要消耗自身靈氣,智子也正是考慮到這一點,這才鑿壁開洞。
雖然外界已經回暖,但這裡依然天寒地凍,為了保暖驅寒,吳行風尋了些乾柴,又對洞裡進行了擴寬,如此一來,勉強可以容納兩個人。
智子不怕冷,吳行風還是叫她進了洞裡,篝火升起,天夜暗淡,漆黑的夜空繁星點點,似乎在講訴著一千五百多年前,火神娘娘也在此棲息過。
“大人,你有心事?”智子很少主動開口,這是第一次。
吳行風把深邃的目光從星空中收回,臉色凝重的直視智子。“埋在地下的飛碟殘體,可有修復的可能?”
“只要找到可用的零件,就能修復!”智子正色回道。
“地下的殘體損壞的部位是否與能源裝置有關?”吳行風撿起一根樹枝,撥弄著眼前篝火。
“破損處需要的零件可以自克拉斯文明母艦上找到,大人不用擔心,唯一麻煩的是能源供給紐帶,這是一種特殊材質,目前來看,這個世上還沒有相似的零件可以替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