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一家折騰了這麼半天之後,外邊的天色已經黑沉下來。
看看時間不早了,事情也已經搞定,沈歡就打算離開了。而在走之前,他先去了客廳裡,把自己隨身帶過來的包拿了起來,開啟,從裡面拿出兩個大本子,然後走到餐廳裡,放在了宋一面前。
“這是劇本,另外這個是我專門給你寫的人物小傳,閒著沒事的時候看一看,在開機之前最好全部看完。”
在這個沈歡的電視劇剛播放完第一輪、全新網路專輯剛剛上市的當口上,人們都以為他接下來的精力要全部放在這張專輯上了,萬萬沒人想到,他這個時候竟是馬不停蹄悄悄張羅起了他的新戲來。
沒辦法,沒錢啊。
隨著網路版權立法的施行,已經踏上了這個戰場的廣匯雲音樂接下來會是一個非常燒錢的無底洞,他的那些錢半年都不知道能不能撐過去,所以他必須得多搞點錢來。而對於沈歡來說,來錢的渠道就那麼幾個:夢工廠,音樂工作室,文學創作出版。
夢工廠就別指望了,這家公司也處在起步階段,在陳家康的主持下,現在能有點小盈利就算不錯了,大規模的來錢就別指望了。而夢工廠目前最大規模的收入,還要重新算到沈歡自己頭上來了,那就是《潛伏》的二輪播出版權。
《潛伏》的二輪最終談定,授權給幾家星級衛視同步聯播,總共作價75萬一集,比起首輪的賣價反而還要上漲了,這在中國電視劇歷史上雖然不是獨一家,倒也是很稀有了。
可是這總共2000萬出頭,對於需要投入大筆財力的廣匯雲音樂有什麼用嗎?
網際網路是一個極度燒錢的行業,而且還是在現在這種幾家瘋狂打響了版權戰爭的時刻,這2000萬扔進去,不出一個月怕就是燒得一分錢不剩了,實在起不了太大的作用。
夢工廠投資的幾部戲倒是可以期待一下。雖然夢工廠在陳家康的領導下,現在走的是小精簡的投資風格,照理來說產出收益也不能指望太高,但說不定就出一個幾百萬投資十幾億票房的超級大黑馬呢?
不過沈歡想了想,還是覺得自己別做夢了。
不管是這個世界還是另一個他曾經生活過的世界的歷史中,在有無數影視作品作為基礎的情況下,這樣的事例都是絕無僅有的,用一隻手來數都嫌多。指望這樣的餡餅砸在他頭上,還不如指望他中幾億的大獎。
所以夢工廠方面,就別太指望了。
音樂工作室方面,倒是有所動作,就是現在的那張音樂專輯,不過這張專輯更重要的是長遠的戰略意義,想要指望從上面來錢反哺廣匯雲音樂,也不現實:根據那邊向沈歡彙報的資料資訊,截止昨天為止,在《一直很安靜》這首歌的銷售上所產生的毛收入只有9萬多,10萬都沒有。願意直接購買《給喬的一百封情書》的人就更少了,人數連5000人都沒有,不過因為一次性購買的價格比較高,所以毛收入相比起單一歌曲來說倒是要高不少,有52萬多。
但是還是少啊。
和沈歡在廣匯雲音樂上不斷燒下去的錢相比,這幾十萬根本就是九牛一毛,不值一提。
這證明在“付費購買網路音樂”這種新消費模式的開端,確實是困難重重,絕大部分人不願意第一個入場是有原因的。而隨著五月一號的到來,這種情況應該會有所改善,各方面銷售情況也應該會有所提升,但是預估提升幅度也不會太多,肯定達不到就靠這一張專輯就反哺廣匯雲音樂的程度。
當然,這些都是沈歡早有心理準備的,所以他並沒有著急。
這也是他“燒錢計劃”的一部分。
夢工廠方面指望不上,音樂工作室上暫時又沒個盼頭,剩下的就是文學創作出版了。
這方面的收入就更少了。
《鬼吹燈》的銷售情況確實很好,也有好幾位同行向沈歡表達出了他們想要購買影視改編版權的意向,但是沈歡從中所能分得的收入,板著手指頭算來算去也只有幾百萬一千萬出頭,而且就這一千萬出頭,都還不是沈歡的。
按照沈歡曾經的諾言,他在《鬼吹燈》上所取得的收入,全部都會用於慈善教育事業,如果他不想冒著被人戳破他掛羊頭賣狗肉、信譽破產的風險的話,那麼這些錢就跟他沒什麼關係。
而為了這一千萬,要去冒這麼大的風險,對於現在的沈歡來說顯然是不值當的。
雖然《鬼吹燈》指望不上,《沈歡文集》倒是一個新的收入點。
沈歡大半個月前的那場秀可是驚豔了全國,事後也有很多出版社對他的那些詩詞歌賦表示出了極大的興趣,給出了各種優惠條件想要和他合作出版。
這種又能出名又能獲利的事情,沈歡當然是沒有理由拒絕,最終選擇了和他有過合作基礎的春潮出版社進行了這方面的合作。而在雙方的合作下,《沈歡文集》馬上也確實要上市了,預計銷售情況還是非常可觀的,畢竟這東西既有沈歡做了一個超級大廣告在前,又有本身的堅實質量做底,不愁賣不好。
不過最好也別指望能從這上面獲得多少利潤。
按照沈歡的估計,一千多萬兩千萬版稅頂天了吧?畢竟現在這世道,詩集不好賣啊,正常人誰閒著沒事買個詩集來看的?
就算是一千多萬,都是沈歡放開了膽子去想的,而且這還是要建立在漫長的販賣時間的前提下。
所以文學創作出版這方面,也基本沒有太大指望了。
各方面都沒辦法產生沈歡想要的大筆的利潤,那就只有把念頭放在電影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