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精品,他作為一個從小到大一直學音樂的音樂人,竟然沒有聽過,而且看樣子,不止是他,在場幾位專業的樂師都沒有聽過,這實在是太不正常了。這就好比是另一個世界的《雨人》,普通人沒看過那還說得過去,但是對於在這個行業上浸淫了幾十年的專業編劇竟然都沒看過,那太不正常,實在是侮辱他們的專業水平。
專業人才對於本行業的瞭解情況,遠比外行人所想象的要廣泛深刻。
“我也沒有聽過,這太奇怪了。”
馬小松已經不再心驚膽戰了,而是凝神皺眉,聽了一會兒後也低聲說起話來。
“難道說,是還沒有釋出過的?……”
這話落在周遭幾人的耳中,沒人回應他,更加沒人敢附和他的這個想法。
馬小松的意思,差不多就要直指這是原創了。
可如果這首是原創的話,光是他們聽到這裡的部分,就已經是精品了,下面的段落水平只要不相差太遠,那就是絕對的精品。
能創作出這種作品來的人,在他們的常規印象中,應該是一身燕尾服,頭髮一絲不苟,彬彬有禮的儒雅紳士,要不然就是狂放不羈、滿身的藝術細菌在肉眼能夠看到的情況下往外跳的音樂狂人,怎麼也不會是一個腦殘非主流造型打扮,像是舉火炬一樣拿小提琴的傢伙啊!
而這也確實是原創。
沈歡的“原創”。
他現在正在拉的這首曲子,是另一個世界的著名探戈舞曲,《por una cabeza》,中文一般譯作《一步之遙》或者《只差一步》。
自1935年誕生起,這首曲子就成為電影中探戈的首選舞曲,眾多知名電影如《聞香識女人》,《辛德勒名單》,《真實的謊言》都選擇了這首曲子作為電影中的舞曲,魅力可見一斑,這首曲子在全球樂迷的心中幾乎成了“探戈”的代名詞,同時這也是沈歡本人非常喜歡的一首曲子,尤其是在去年的春節過後,他就更喜歡這首曲子了。
這首曲子完全就是他春節那天想去找董喬,卻發現她已經離開時的那種複雜心情的完美寫照,他每次想到董喬的時候,都想聽,可是這個世界並沒有這首曲子啊。
還好他自己會拉。
他跑劇組的時候,因為劇情的需要也接觸過小提琴方面的知識,只是和他的演唱水平相比就遜色不少了,畢竟小提琴難度高,需要大量的刻苦練習。他也沒去專門地考過級,所以也不知道自己究竟什麼水平,只是專注於拉幾首曲子的情況下,倒還算是能拉出來,《por una cabeza》就是這幾首他會拉的曲子之一。
但是就他那種這種水平,顯然無法達到讓自己欣賞、抒發情感的水平,所以他在這個世界又進行了相關的練習。
現在的沈歡,和另一個世界的沈歡經濟水平差距極大,所以他現在要學小提琴也不需要到處偷師自學了,乾脆就請了個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學了學,而有名師的指點,他在小提琴上進步確實挺快的。尤其是他現在學小提琴完全就是為了一個《por una cabeza》,夜深人靜心生惆悵的時候他就抱著琴在那裡拉上半天,拉著拉著,一年下來,在《por una cabeza》上水平倒真是相當不錯了,就像《賣油翁》中的那個老翁一樣,所以他現在拉起來,還真是有模有樣,一點也不露怯。
特別是現在董喬就在他面前,他的情緒狀態如有神助,更是超常發揮。
這首曲子完全就是為她拉的,透過音樂向她傳遞著自己的情感。
……
隨著沈歡的演奏,董喬眼中的懊惱漸漸消失,安靜了下來,抬頭看著面前這個正在拉小提琴的男人。
他拉的曲子,就像是情人的低語,彷彿正在向她緩緩訴說著情絲,溫柔甜蜜,令人沉醉。
這首曲子確實很適合用小提琴來演奏,小提琴獨特的音色把那種高調而又內斂演繹得很完美,優雅地就像是一位充滿力量卻又文質彬彬的紳士。
但是進入到B段之後,曲子的情緒陡然轉變,情緒激烈起來。
小提琴獨特的音色更加完美地展現了出來,尖銳卻不刺耳,抑揚頓挫又內斂幹練。
亢奮、昂揚、彷徨、忐忑。
如果說現在這裡坐著的是一個對於音樂接觸不多,平時只聽一些流行歌曲的普通市井小民的話,唯一的感受或許只是“這首曲子不錯,好好聽呀!”,但是董喬不是。
董喬的音樂鑑賞水平不錯,透過曲子,她很完整地感受到了沈歡想要表達的複雜情緒,動聽的旋律結合複雜的情感,讓她身上的細小汗毛都炸裂開來,自身情緒也與之產生了共鳴,沉浸了進去。
事實上,她那天晚上坐在房間裡,和這個何金水隔著一扇房門時的情緒何嘗不是如此?
在當時強烈的情緒下,她也曾糾結,想過是不是去開啟那扇房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