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萬多,”
本茹的眼睛一直盯在手機螢幕上,篩選著合適的照片,嘴上沒有停下,“沒有你們多呀,現在微博粉絲最多的估計也就你們F4了,唉,比不過呀比不過,現在就指望這張照片給我吸點粉了。”
語氣充滿了做作的幽怨。
沈歡笑了一下。
他微博粉絲確實比本茹多,在《流星花園》的熱度加持下,再加上深藍微博的不斷發展,他現在的微博粉絲數已經有26萬了。不過他到底還是受一些負面訊息困擾,在F4中人氣並不是最高的,F4中人氣最多的還是要數薛陽澤了,已經38萬了,突破40萬指日可待。
這小子真算是真正的一夜成名了。
沈歡又問道:“那你用著還習慣嗎?”
本茹終於抬起頭來,給他翻了一個白眼,“我怎麼感覺這個微博是你的公司一樣呢?還做起產品調查來了。”
“這不是閒聊嗎。”
本茹倒是也沒有生氣和不耐煩,想了想,答道:“挺不錯的,以前都沒有這種機會跟粉絲們面對面地交流,現在好了,粉絲有什麼想法我都可以直接看到了,還可以回覆他們,滿有意思的,不過也有不好的地方。”本茹說到這裡,看了沈歡一眼,“網路上真是說什麼的有,有些話說的真是難聽,這點你自己最清楚了吧?我看你微博下面這兩天有不少噴你的。”
沈歡揚了一下眉,“你還天天關注我微博呢?”
“那是,”
本茹來了精神,笑了起來,“你太逗了,天天這都發的什麼呀!‘有時候你不努力一下,都不知道什麼叫絕望’,還有那什麼‘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要心急,不要悲傷,反正明天也一樣’,哈哈哈哈哈,我就當笑話大全來看了。”
本茹樂著樂著,又說到了這兩天的事,“就是你的微博評論有點難看,噴你的從來沒有少過,這兩天還多了點,好像都是因為你的這張新專輯。”
沈歡點了點頭。
他的微博評論何止是熱鬧,簡直天天就是戰場,總有人揪著他家暴這點不放的,還有些死忠粉則是天天跟那些人對噴,評論得那叫一個不亦樂乎。這兩天也確實是噴他的人多了些,主要是一些喜歡他音樂的粉絲,在《紅塵客棧》專輯的影響下對他的期望值太高,見到《流星雨》專輯出來之後就不免有些失望,覺得沒有達到他應有的水準,然後網路又是一個釋放天性的地方,所以言辭上也就誇張了一些。
“還有我剛才在飛機上看雜誌的時候,看到《音樂之聲》上面對你這張專輯的評價也很低,”
本茹說到這,又看了看沈歡,然後豪氣干雲地拍了拍這位小老弟的肩膀,安慰道:“其實我覺得這張專輯也不差啊,不是挺好聽的嗎?銷量就說明了一切,我可沒有什麼專輯是能3天就白金的。”
沈歡也知道本茹說的這些。
媒體們對於《流星雨》專輯的熱銷,有不少都在不同程度上做了相關報道,主要還是盯著這個“唱片銷量落寞時代下的奇蹟”這一點來做的,但是那些比較專業的音樂雜誌就是從另一個方面來報道的,更加專注於這張專輯音樂性上的分析。而無一例外的,在這些專業的音樂雜誌上,對於《流星雨》專輯的評價都很低——其實從商業性上來說,這張專輯也不差,是一張合格的專輯,主要是相對於它的銷量來說,這樣的音樂性就無法匹配了。
在有些比較激進的音樂專業雜誌期刊上,甚至從這張專輯出發,上升到了沈歡本人的高度上,認為這位“被華語樂壇寄予了巨大期望”的音樂奇才太快地成名,太早地攀上了過高的高度,使得他也過早地開始迷失,就像是流星一樣,在名利面前丟失了自己的本心,這樣的例子在歷史上並不少見,樂壇上也是出現過不少如流星般劃過的所謂天才的。而在他們眼裡,沈歡用他的行動證明了,他就是這樣的流星。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書客居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