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歡對葉向榮很滿意,葉向榮在接觸之後也對這份工作很有興趣。
正如包小貝所說,這首曲子很有意思,如果錯過了他確實會感到遺憾,所以酬勞方面很順利地就講好了,然後加入到了工作當中。
解決了鼓手的問題,這首歌曲用了兩天的功夫就把伴奏全部做完了,之後按照正常流程,就是進行下一首曲子的伴奏製作工作,但是包小貝卻提出了不同的意見。
“先把這首歌給錄出來吧。”
他坐在沙發上,對沈歡這樣說道。
沈歡本來找他來是負責薛陽澤他們的錄音總監製的,但是包小貝這幾天卻是時不時地往他這裡跑,讓他有些不滿意。不過在抽調過薛陽澤他們的錄音聽過之後,也看到了包小貝確實是做好了整體的品質管理的基礎上過來閒逛的,所以他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只是你看就看吧,怎麼還插手起自己的這張專輯來了呢?
還沒等沈歡說話呢,包小貝就先說了他這麼說的原因。
“《俠影》正在做後期,但是一直沒有做出滿意的配樂來,聽說拿出的幾個稿子都被斃了。他們的配樂譚喜為此最近頭都大了,潘辰君導演也沒有再侷限於譚喜,向圈子裡的好些人都發出了約稿,一邊等譚喜一邊看看圈子裡有沒有符合的稿子,我也收到了邀約。”
沈歡聞言,眼神若有所思。
一般來說,電影配樂都是找配樂、根據電影的主題、情節需要來作,不過也有一些電影是會用其他的一些作品,但是想要跟電影相匹配,終究還是找配樂針對電影本身做出來的比較適合。現在那位潘導都已經廣為約稿了,看來那邊的工作確實是陷入了僵局,也不知道是那個配樂譚喜的水平不行,還是他們的要求太高了。
不過《俠影》,好像是李尚頤正在拍的那部電影吧……
包小貝還在那裡繼續說著:“我覺得你這首歌非常符合他們電影的主題,可以送過去試一試。另外早點把配詞版的錄出來,也可以一併送過去,說不定就能成為這部電影的主題曲。潘導也是著名導演了,這部《俠影》的陣容也很龐大,未上映就先火了,到時候要是能成為這部電影的主題曲,對於你這張新專輯的宣傳也是很有利的。”
包小貝主要是這兩天在這裡聽多了,越聽越覺得沈歡的這首曲子符合自己收到的邀約,順手就做了個順水人情,至於怎麼決斷那就是沈歡自己的事了。
沈歡想了想,覺得也確實是這麼回事。
潘辰君是這個世界的一個著名導演,國內地位排個前十沒什麼問題,他執導的電影,還有李尚頤在其中主演,那絕對是相當受關注的。而且以李尚頤的長勝紀錄來看,這部電影的市場反響也可以預期,要是自己專輯裡的歌能成為這部電影的主題曲,賺錢倒是其次的,關鍵是能提前打響知名度,到時候專輯銷售起來也多了一個可以宣傳的賣點。
所以他最終如包小貝所願,“那行。”然後更改了工作程序,把錄音日程提前了上來。
見到沈歡答應了下來,包小貝很是興奮。
他之所以提出這麼一茬,除了做個順水人情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他迫不及待地想要看看沈歡怎麼來唱這首歌了。
他十分好奇,沈歡會用怎樣地方式來處理這首歌,他又是否能夠跟嗩吶抗衡,所以他跟沈歡商量一下後,直接參加了沈歡的錄音監聽工作。
但是沈歡並沒有馬上開始工作,而是找了個粵東本地的鍵盤手開始指導起了他的粵語來。
“kang?”
沈歡手上拿著紙,先發出了一聲來,然後他對面的鍵盤手搖了搖頭,指出了他發音中的錯誤來,“很近了,不過不是kang,是kang~,尾音部分不要發全了,發半聲就行,我再說兩遍,你仔細體會一下……”
鍵盤手於是就在沈歡面前示範起來,一遍遍地發音,沈歡則是輕聲地跟著,體會這裡面的細微差異。
他這首歌是粵語歌曲,所以歌詞的發音上要特別注意一下。
其實沈歡是會粵語的,很多劇組裡的武術指導和武師都是粵東香江這一片的,還有道具、服裝、演員等等,有不少都是從香江那兒出來的,待的時間長了,基本的粵語對話對他來說沒有半點問題,但是這種自學的粵語,發音上難免就有些不標準,其他地區的人聽著沒問題,粵東人一聽就能聽出怪異的地方來,所以還需要正兒本經的粵東人來指點一下。
而因為有底子在,所以他學起來還是很快的,不到一天的功夫就把這首歌中所需要用到的粵語發音都糾正了過來,檢驗無誤後,第二天就開始了錄音工作。
包小貝已經在錄音室裡坐好了,和另外一位負責給沈歡監棚的錄音師一起,兩人一起給沈歡監這個棚。
“咚!咚!咚!咚!……”
前奏的鼓點從監聽耳機中傳來,然後是揚琴,“噹噹噹噹噹噹噹噹……”
最後是嗩吶響起,而沈歡的聲音和嗩吶同時響起,從監聽耳機的另一邊傳來。
“傲、氣!傲笑萬重浪!”
“熱、血!熱勝紅日光!”
“膽、似、鐵、打!骨、似、精、鋼!”
“胸襟百丈長!眼光萬里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