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後之人必定是以妻兒性命威脅胡茂升不要說真相,否則他不會在撐不下去的時候輕易結束性命,因為他知道自己遲早受不住,與其被逼招供,又害了妻兒,不如自己死了。
可他一定沒想過,他死了也沒能保住妻兒。
胡茂升一死,各大商戶們再也撐不住,紛紛捐糧。當然也有堅持不捐的,但是少數,捐贈的糧草基本能滿足北疆大營的供需。
收糧一事算是圓滿,但太原府如今一盤散沙,連知府都沒有,日子沒法過。裴修跟李琛早便上書,讓聖上委派新的知府來主持一府大局,同時又委婉地舉薦了一下於東亭。
於東亭的仕途不可謂不坎坷,科考遇上舞弊大案,險些被頂替,後來好容易中了狀元,又因為過於直言,被聖上不喜,連翰林院也沒混進去,直接下放到太原府當一個小通判。
任職通判期間,因為堅決不跟知府老爺穿一條褲子,堅決不肯上秦律的賊船,並試圖以一己之力揭發他們私下裡的勾當,而險些被滅口。
要不是秦律留了個心眼,想用於東亭來牽制徐峰——因為官商勾結,往往官的顧忌多,而商危險性高,權力能壓倒一切,包括錢,所以秦律對徐峰始終存有警惕,這才留了於東亭一條小命。如果徐峰過河拆橋,就可以用於東亭搞毀他的仕途。
今次若不是裴修剛好被關進了秦府暗牢,遇上並救了倒黴蛋於東亭,這傢伙早就去見閻王了。
不過於東亭雖然不會當官,但他是個好官。太原府如今是建立新秩序的最佳時機,讓他作為掌舵人再合適不過。
聖上看了於東亭的作為,一邊高興一邊欣慰,他喜歡忠臣純臣,剛好於東亭既忠且純,辦事還得力,自有一股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執著。
唯一的毛病就是太直言,放在眼皮子底下遲早氣死,放在地方上就正好,既能幹活又不會給聖上帶來痛苦,簡直是知府最佳人選。
最終,於東亭被任命為太原府知府,連升三級,成了本朝資歷最淺的知府。
而晏長風這邊的生意才剛起步。打破了回春堂的壟斷之後,藥材市場又恢復昔日秩序,而善德堂利益大收,從原先無人問津的賠本藥鋪,到現在躋身一流藥鋪之列,只用了短短兩月。
晏長風來太原府的目的本來不是開藥鋪,誤打誤撞入了藥鋪行當,同時她的馬車租賃鋪子也要開。趁著裴二的公事還沒處理完,她又租了一個鋪子開車馬租賃。
她不能長期待在太原府,於是去信到揚州府,讓老爹派了兩個信得過的掌櫃來。有家裡的掌櫃坐鎮,她便安心當甩手掌櫃。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太原府一行一直耽擱到近七月,待回到北都時,距離姚文琪跟裴安的大婚已經不剩幾日。
短短兩個多月,局勢已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首當其衝的,就是太子的失勢。
吳村礦山查抄出來的武器多到駭人的地步,就這武器數量,說他沒有造反之心鬼都不信。這礦山是秦律私產,秦氏一族皆以太子馬首是瞻,那這些武器很難不讓人聯想到太子頭上。
裴修一行回來之前,聖上一直隱忍不發,皆因事關太子,必須鬧清楚事實真相。因此他們一回來,就召見二人進宮,詢問礦山相關細節。
聖上本來心存僥倖,認為太子那庸貨最多辦不好事,但不會幹犯忌諱的事,誰知一系列證據表明,太子與秦氏一族往來密切,秦律每年孝敬太子的錢多到駭人,說是養著太子也不為過。
當然相應的,太子也給秦律提供了大量的便宜,這其中最讓聖上驚掉下巴的一件事,就是去年的科考舞弊案。
那場科考,查出的舞弊學子數量驚人,當時只是嚴辦了一個禮部尚書林萬年,當然誰都知道他只是因為貪財成了替罪羊,背後太子跟秦王才是始作俑者。
聖上當時選擇將此事從輕處置,一來為著朝堂顏面,二來他覺得太子跟秦王即便給人開後門,也不過一兩個。哪知如今單單太原府就有十多個!皆是秦律塞進來的!
這險惡用心昭然若揭,歷來官員拉幫結派,同族同鄉排在首位,試想未來朝堂上有一半都是太原府的官員,那這天下到底是誰的?是姓盛,還是姓秦?
聖上得知真相後脊背發涼,當即便有了廢太子之念。
喜歡公府貴媳請大家收藏:()公府貴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