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一家動漫公司看中,準備洽談,並且說的信誓旦旦,雖說有一定的原因是為了證明前面大神們的話是真的,可官方不會那麼無聊,絕大部分應該也是因為確有其事。
所有剛才還說風涼話的人此時都閉嘴了。
動漫官方的話,代表著權威中的權威。
比起大神們的討論,各種專業知識解釋,分析,他們不用說那麼麻煩,一句話就可以讓所有人相信《物語系列》的質量。
而且,不僅僅是shaft這一個動漫公司。
接下來,還有好幾個動漫公司都說宣告,他們也要和作者進行商談。
這幾個公司之中不乏有當前很火的動漫公司,還在連載一些火爆動漫的公司。
如此連續的幾個宣告,可不僅僅就只是讓人閉嘴了,更是引起了軒然大波。
如果是一家動漫公司在網路上公開宣佈自己想要和作者合作,還可能是為了自己的名氣,宣傳冒泡一下,這麼多的的動漫公司,性質就完全不一樣了。
畢竟這種算是商業合作,想要商談,一般都是直接私信聊天,獲得了作者資料之後,約定時間在現實之中進行交談。
商業合作,雙方的利益滿足是基礎,而保證這種利益的合同就是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正常的站在作者角度上分析,合同的好壞,就只有作品的好壞。
最多加上作者的名氣影響,產生一定的粉絲效應,是作品推廣更加方便一些。
這樣的合同談判,一般都比較符合作品的水準,沒有太多的溢價,甚至要是公司足夠強大,宣傳能力爆表,可以不需要作者個人的名氣,作品可能還會被壓低價錢。
當然,這種情況是在只有一家公司選擇的情況下,有多家公司想要拿下這個作品的時候,情況就完全不同了。
公司都是競爭關係,不管表面上有多麼好,暗地裡能捅刀子,能讓對方不好過,絕對不放過。
作品的質量引起了他們的關注,知道了對方想要這部作品,他們就算自己不想要也會讓這作品的價格溢價。
總之就是不讓對頭好過。
當然也不排除他們也是真的看好那部作品,想要爭奪一下。
“是這作品真的很好,還是你們在互相絆腳。”
不少看到這些公司發言的網民們都在默默思考,有的直接在動漫公司發的評論進行回覆。
結果當然是沒有回應。
不管怎麼回應,都不會有什麼好的結果。
說作品好,會讓其他公司看出他們對《物語系列》的看重,要是真的爭搶作品,會讓爭搶過程更加困難。
而要是說互相絆腳,那更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只是單純的降低自己公司的聲望而已,沒人會那麼蠢。
所以,不說話就是最好的回應。
而官方人員不回應,不少網民倒是積極的猜測起來。
各種猜測五花八門,甚至還有什麼駭客入侵賬號發言的都有。
但點贊最高的還是看過《物語系列》的大神給出的一個回覆。
倒不是他的分析有多麼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