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方支持者吵得不可開交,但是仔細聽一下,雙方的理由都站的住腳。
創世紀那邊,認為贏球就可以。
規則允許之下,什麼都可以。
球德不球德的,那是什麼玩意,太難分辨了。
他們這種想法,和明青網球部的部長,速水賞的戰略方針差不多。
他對所有人的戰術制定就一點都沒有考慮到球德。
能贏就可以。
在現場的他,雖然坐在了明青這一方的位置,就沒有一點支援的想法。
不過,他並不覺得明青除了靠立花慎一,此時就已經沒有了任何機會。
他沒有看明青進攻的九人,也沒有看立花慎一,而是看著明青的,第十一人。
那個自從上場以後就一直在中場位置轉悠的球員。
他好像是脫離了明青一般。
前幾場比賽,就一直沒有什麼作用。
哪怕面對雷門,他都好像只是一個旁觀者,在人群之中,交錯,跟在裁判身邊,什麼都不做。
他很不起眼,如明青腳踏車部的就算在球場上晃悠,都甚少有觀眾討論到他,好像他就是一個透明人一般。
就是此時場內有超過三萬人,都沒有多少人注意到他。
而速水賞也是因為記得比賽球隊都是有十一個人,這才發現了這個人。
於是,如此特殊的人物,速水賞自然而然的將他當做了立花慎一準備的底牌。
是的,底牌。
速水賞本人和立花慎一相處過一段時間,他知道立花慎一就是一個海綿,會吸收周圍人的優點,快速的成長。
速水賞的一個優點,心理大師,已經被立花慎一學了個差不多。
而速水賞相信,他的另一個優點,愛藏底牌,也被立花慎一學了。
更何況,他不相信,立花慎一這個一直以來都是效率至上的人,會讓一個沒有任何作用的人來到場上。
嗯,這個理由很正確。
立花慎一愛藏底牌,學會沒學會不知道,但是讓一個沒有作用的人上場,是不可能的。
更何況,讓一個人只是在場上遛彎,那就更不可能了。
這個人名叫夏目漱石。
名字來頭很大,是日本近代著名的作家。
幽默的寫作,出色的對句、迭句,新穎的寫作手法,引領了第一人稱小說的寫作風氣。
他的門人都有不少知名的,甚至寫了夜來香的芥川龍之介都受過他的提攜。
在日本影響極大。
曾經還成為過一千日元的頭像。
可在明青的這個夏目漱石就完全不同了。
他對文學寫作一點興趣都沒有,擅長科目是理科,還喜歡體育,非常的活潑好動。
然而,雖然看這個描述,他應該是很引人矚目的,可以充當班級裡的開心果。
可他不管做什麼都不能引起別人的矚目。
就算是他的父母,都時不時的會忘記他的存在。
以至於,在很小的時候,為了生存,他自己都學會了去警察局,讓警察給自己的父母打電話。
而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在立花慎一遇到他的時候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