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琳點都沒點開,直接關了介面。反正爸爸也不知道她到底看了沒。
週末的時間過得很快,一覺睡醒又是週一。
“下一節會計基礎,你們要去嗎?”舍友a問。
“不想去。”舒琳回答。
“我也不想去。”柴婧回答。
“反正又是聽他罵我們一節課吧。去了簡直浪費時間。”b說道。
會計基礎的老師上課總是喜歡說她們這代孩子又是不努力、又是不勤奮。如果有人向他提問,他就會說“你們不會自己看書嗎,成年人了不要成天伸手”。一小節課40分鐘他能花上30分鐘埋怨當代大學生是如何懶惰、不思進取。整個班級都對他怨聲載道。於是從他這門課開始,教室的空位逐漸多了起來。
都是自己看書,在宿舍看還舒服點。
懶惰也隨之而來,第一節課翹掉之後,第二節課也不想去。
後來的週三,跟學姐約好一起去拍短影片。等公交的時候,舒琳發了一條朋友圈。內容是一張公交站臺的圖片。
【跟學姐去拍短影片,有點慌啊,這算不算第一次演戲?】
然後她剛把手機放進口袋,電話又來了。
“喂?”
“喂。寶貝,在哪兒玩啊。”
“……在外面。”
“吃飯了沒?”
“吃了。”
“吃的什麼啊?”
“就炒飯。”
“哦哦。下午要去哪兒啊?”
“去拍短影片。”
“你路上小心,把包背在前面,別讓人偷東西。”
“我包裡沒錢。現在都用手機支付了。”
“那也要小心。還有別一個人走,跟學姐一起別分開啊。”
“……嗯。”
“那你玩的開心。”
她一點也不開心。舒琳結束通話電話,順手把媽媽設定成朋友圈不對她開放。
她想起了自己上小學時的情景,某天傾盆大雨,還沒放學教室外便已擠滿了家長。
一些同學由於擔心自己上課走神的樣子剛好被家長撞見,於是聽得分外認真。
舒琳無聊地從教室前頭掃到教室後頭。等到下課鈴響才不緊不慢地收拾東西。
短短几分鐘,教室便變得空蕩蕩的。